大班数学教案(精华).docx
上传人:努力****采萍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docx

大班数学教案_2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数学教案(热)大班数学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班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准备】1、两组图片。2、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3、幼儿用书《数学》第19页。【教学过程】1、做游戏“碰球”,复习5的组成。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儿可集体回答,也可个别练习。2、导入课题,学习5的减法。教师(出示图片):树上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幼儿可集体回答。)飞走了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只蝴蝶?教师(出示“—”):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减号”的含义。)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1=4(大家一起读读这道算式。)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导幼儿理解算式的含义。)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述算式的含义,并摆一摆算式。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海里有5条鲸鱼,游走了2条鲸鱼,还剩下几条鲸鱼?请你用算式来表示。——请几位小朋友讲述图意,其他小朋友摆一摆算式。——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你的算式是怎么摆放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2=33、列式计算,进一步掌握5以内的减法。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家喜欢吃的开心果,每人5颗开心果,请小朋友吃掉3颗开心果,还剩下几颗?请你用算式来表示。——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你是怎么摆放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板书,集体验证。)4、活动延伸,小动物吃东西。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把幼儿用书翻到,看看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师:请个别小朋友说说图意,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写算式。(小猴家有几根香蕉?小猴吃了几根香蕉?还剩下几根香蕉?)个别幼儿回答,集体验证。师:谁的算式不一样?表示什么意思?(不同算式的交流与验证。)——同样方法引导幼儿验证其他几个算式。大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8的组成,知道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3、启发幼儿运用呼唤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重难点:学习8的组成。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复习7的组成———碰球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二、小组活动,学习8的'组成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C、印点子做记录。三、活动评价1、复习8的组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请大家把分合式读一遍,以后我们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记录。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大班数学教案篇3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按物品特征分类。2、操作目标:能用棋子统计不同靴子的数量,并比较数目的多少。3.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思维有序性。活动准备:1、各种鞋的标志2、统计表、棋盘、棋子活动重点:学习按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活动难点: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统计鞋子的数量,进行数量的比较。活动过程: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鞋子也会踏踏响》,并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穿的鞋子。2、认识不同鞋子的标志(分别是布鞋、皮鞋、旅游鞋、棉鞋),分别放在相应的棋盘上。3、游戏“我的鞋子放在这里”请幼儿脱下自己的鞋子,想想自己的鞋子属于哪一种,应该放在哪个棋盘上。放完鞋后,在图表上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