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乡村小学》人教部编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乡村小学》人教部编版.pdf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乡村小学》人教部编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乡村小学》人教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包含两篇精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和《乡村小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如“青、晨、洒、读、声”等;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小学的描绘和赞美;3.阅读理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4.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尝试仿写句子或段落;5.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学校生活的热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表达与写作技巧;2.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对自然美和学校生活的赞美,培养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围绕这些核心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学生需要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大青树”、“晨光”、“书声琅琅”等,并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需理解作者对小学的描绘和赞美之情,把握课文的主旨大意。-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应能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技巧的借鉴: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如何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达情感。举例解释:-生字词“大青树”在课文中象征了学校的庄严与生命力,学生需通过语境理解其深层含义。-课文通过描述学校的景色和学生的活动,传达了对学校生活的喜爱和怀念,学生需要通过细读来体会这种情感。-“书声琅琅”中的“琅琅”使用了拟声手法,学生需要理解其形象地表达了学校早晨读书的情景。2.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记忆与运用: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记忆和理解生字词可能存在难度,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加强记忆。-修辞手法的理解: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写作技巧的内化:学生可能难以将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需要通过模仿练习和指导来提高。-情感体验的共鸣: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可能难以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引导,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他们体验和感悟。举例解释:-为了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卡片练习,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教师可以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与学生一起分析其表达效果和作用。-在写作技巧的内化方面,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场景或主题,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式来完成小练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美好经历,帮助他们与课文中的情感产生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乡村小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能分享一下你在学校里的美好时光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学校生活的美好。(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大青树下的小学》和《乡村小学》通过描绘学校景色和活动,表达了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怀念。这些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绘。课文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现学校的美?这些描写又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和段落,以及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学校生活相关的话题,如“我最喜欢的学校活动”。2.写作练习:为了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练笔。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自己的学校生活。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文学手法表达对学校生活的喜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并启发他们如何在写作中运用。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