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2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完整版).doc

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完整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1一、应激的发生机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中枢效应:去甲肾上腺素释放,crh分泌增多外周效应:血管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代偿意义:1.对心血管: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压上升;2.对呼吸系统:扩张支气管,肺通气量增加;3.对代谢:促进糖原分解,脂肪动员,血糖升高;4.对其他激素影响。除抑制胰岛素外,儿茶酚胺促进其他激素分泌。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动,crh分泌增多,与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相互作用,另外糖皮质激素增多,代偿作用:1.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及糖异生,补充肝糖原;2.保证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的脂肪动员作用;3.维持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4.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5.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二、活性氧增多的机制:1.线粒体产生活性氧增加;2.血管内皮细胞内黄嘌呤氧化酶增加;3.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大量的活性氧;4.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5.诱导型nos表达增加;6.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下降。三、肝性脑病的诱因:1.消化道出血。血液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因此会致血氨及其它有毒物质的增加,并且失血造成的低血压,低血氧会加重肝损伤。2.高蛋白饮食。大量的蛋白质可以经过肠道细菌的分解而产氨增多。3.碱中毒。碱中毒时可促进氨的生成和吸收。4.感染:一些细菌可加重肝损伤,或使体内分解增强,产氨增多5.肾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时,排尿素减少而使得毒物在体内堆积6.镇定剂的使用:可以使得增加gaba的抑制作用,加重肝性脑病。四、休克1.微循环缺血期“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机制:交感神经兴奋及其它一些收缩血管的体液因子的增加,使得全身小血管收缩,特别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显著收缩,即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血流量减少。代偿:动脉压的维持。通过减少毛细血管的血管床容量来增加回心血量即“自身输血”,血浆的流体静压增高可使___也回流到血液中,从而增加血容量,即“自身输液”,血管的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以及心排出量增加。血流的重分布:外周血管的收缩使得脑,心等重要器官可维持正常的血供。临床表现:脉搏细速,脉压降低,脸色发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烦躁2.微循环淤血期“多灌少流,灌少于流”机制:扩血管物质的增加,如no,肥大细胞产生的组胺,使得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白细胞因血管粘附分子的增多而粘附在微静脉的表面,增加了血流的阻力,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渗透压增加,血液粘滞度增加而进一步加剧淤积。临床表现:血压和脉压进行性降低,脉搏细速,静脉萎缩大脑血流灌注减少,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表情淡漠肾血流不足致少尿,无尿淤血,使脱氧血红蛋白增加,皮肤出现紫绀。五、dic的临床表现。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展过程: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出血的机制:1.凝血物质的大量消耗,如凝血酶原,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普遍减少,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2.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液中纤溶酶增多,使血液凝固性降低3.血管壁损伤。管理心理学内容重点总结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3、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3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4、教学:是指在学校情境中师生以特定的文化为对象进行互动的过程,教师利用一定的方法和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5、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侧面: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___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与反思始终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a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评测和判断、b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6、教育心理学的作用:a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职业的重要科学基础b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c教育心理学对课堂实践的指导意义7、量化研究又称为“定量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8、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9、问卷法:是研究者利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