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同步.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同步.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同步.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菁优网HYPERLINK"http://www.jyeoo.com"www.jyeoo.com©2010-2014菁优网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同步练习卷A(12)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同步练习卷A(12)一、选择题1.(2013•西宁)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2.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得到△EDC≌△ABC,所以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A.SASB.ASAC.SSSD.HL3.如图,已知AB=CD,AE⊥BD于E,CF⊥BD于F,AE=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1对B.2对C.3对D.4对4.(2003•成都)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是()A.AD=AEB.∠AEB=∠ADCC.BE=CDD.AB=AC二、填空题5.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90°,∠BAC=35°,则∠BCD的度数为_________度.6.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ABC+∠DFE=_________度.7.如图所示,在△ABC中,∠C=90°,DE⊥AB于点D,交AC于点E.若BC=BD,AC=4cm,BC=3cm,AB=5cm,则△ADE的周长是_________.8.如图所示,∠ADB=∠ACB=90°,AC=BD,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AD=BC;②∠DBC=∠CAD;③AO=BO;④AB∥CD;⑤DO=CO.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序号).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DC,∠ADC=∠ABC=90°,DE⊥AB于E,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6,则DE的长为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0.(2011•江津区)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1)求证:Rt△ABE≌Rt△CBF;(2)若∠CAE=30°,求∠ACF的度数.11.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1=∠2,CE⊥BD的延长于E.求证:BD=2CE.12.(2010•南宁)如图,已知Rt△ABC≌Rt△ADE,∠ABC=∠ADE=90°,BC与DE相交于点F,连接CD,EB.(1)图中还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你一一列举;(2)求证:CF=EF.13.如图所示,已知A、E、F、C在同一直线上,AE=CF,过E、F分别作DE⊥AC于点E,BF⊥AC于点F,若AB=CD.(1)BD与EF互相平分吗?请说明理由;(2)若将△ABF沿CA方向移动变为图②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同步练习卷A(1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3•西宁)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141018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确定.做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个验证.解答:解: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利用已知的直角相等,可得出另一组锐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B、两个锐角相等,那么也就是三个对应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C、一条边对应相等,再加一组直角相等,不能得出两三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D、两条边对应相等,若是两条直角边相等,可利用SAS证全等;若一直角边对应相等,一斜边对应相等,也可证全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ASA、SAS、AAS、SSS、HL,可以发现至少得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才有可能全等.2.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得到△EDC≌△ABC,所以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A.SASB.ASAC.SSSD.HL考点:全等三角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