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导学案.doc
上传人:黛娥****ak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导学案.doc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导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小组讨论、思考交流,尝试进行简单分类,体会分类的目的和意义。2.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小结,认识交叉分类法,知道交叉分类法的特点。3.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小结,认识树状分类法,知道树状分类法的特点。4.通过练习书写、思考讨论、图示表示、分类开发,能对所学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学习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温馨提示】“分类的思想及其应用”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自主学习】旧知回顾:按要求将下列物质分类:(1)H2(2)CaO(3)Ba(OH)2(4)CuSO4、(5)Al(6)浑浊的河水(7)CH3CH2OH(8)Ar(9)盐酸(10)HNO3(11)H2SO4(12)CO2(13)NaOH(14)NaHCO3(15)空气(16)CH4(17)MgCl2(18)MgSO41.属于混合物的有(6)、(9)、(15);2.属于金属单质的有(5);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有(1)、(8);4.属于稀有气体的有(8);5.属于氧化物的有(2)、(12);6.属于酸的有(9)、(10)、(11);7.属于碱(3)、(13);8.属于盐(4)、(14)、(17)、(18);9.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7)、(16);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24~25完成下列填空:1.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收集生活中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思考对它们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同步学习】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情景导入: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型商场购物时,面对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商品,我们是如何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的?活动一、尝试分类1.讨论交流:在对“旧知回顾”中已学过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时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分类标准)?2.小组讨论:试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提示: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多少等)。3.思考交流:“新知预习2”对应练习1、把以下物质的分类用短线连起来(请记住物质溶解性表)。活动二、认识交叉分类法1.阅读教材:P24最后两段和图2-2。2.归纳小结:交叉分类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叉分类法的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练习2、用短线将连接下列物质,并指明分类依据。活动三、认识树状分类法1.阅读教材:P25第一段,并完成图2-3。2.归纳小结:树状分类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状分类法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练习3、将下列物质填进下表的横线上(填编号)。(1)O2(2)Cu(3)H2CO3(4)Ba(OH)2(5)KNO3(6)CO2(7)空气(8)含镁60%的MgO(9)HNO3(10)Mg(OH)2(11)NH3.H2O(12)Ca(HCO3)2(13)Na2O2固-固:粗盐、____(8)____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水与酒精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___(2)____物质单质非金属单质:P____(1)____一元酸HCl___(9)_____酸二元酸H2SO4___(3)___纯净物三元酸H3PO4难溶碱Fe(OH)3(10)碱易溶碱NaOH___(11)、(4)____化合物正盐NaCl____(5)____盐酸式盐NaHCO3___(12)_____金属氧化物___(13)____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___(6)___活动四、分类法的运用1.练习书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教材P25“实践活动3”中的转化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思考讨论:仔细观察上述转化关系,从分类法的角度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图示表示:用“→”在下图中表示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4.分类开发:(1)按教材P25“实践活动1”中为石油加工后的产物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小组展示)。(2)按教材P25“实践活动2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