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爱因斯坦》教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doc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2、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重点难点:1、了解爱因斯坦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2、让学生理解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勤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指导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物理学家,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著名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爱因斯坦,曾流传过许多他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各种传说。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称爱因斯坦小时候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抱怨牛奶太热了,目瞪口呆的父母问他为什么以前一直不开口说话,谁料这个小天才回答:“因为,以前的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呀!”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天才?据说爱因斯坦死后,他的大脑研究曾一度激起人们的浓厚兴趣。经过详细检查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从表面皮层的面积、结构和脑的重量来看,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他的大脑比同年龄的人更为健康,退化的迹象较少。据爱因斯坦的姐姐称:爱因斯坦的智力发展很慢,而且到了很晚才开始会说话。用爱因斯坦自己的话来说:A=X+Y+Z(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这是哪位大科学家关于成功的公式?爱因斯坦。他的另一则名言就诠释了这个公式:“天才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那么,爱因斯坦小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是那种老师宠爱的学生吗?他是不是很爱思考问题?他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二、学生自渎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略读”是指快速浏览的读。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快速筛选捕捉到文章最主要的信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①在小组内读通全文,理解掌握生字新词。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爱因斯坦少年时期的主要事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③这些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反映了他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㈠解决问题:①理解掌握生字新词。⑴给生字注音:eq\o\ac(○,1)师生共同整理生字新词。超乎寻常爱不释手雄心勃勃如醉如痴遏止:阻止。孤僻:孤独古怪。早慧:心智发育比平常人要早。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不解之缘:难以分开的缘分。腼腆:害羞,举止不自然。井然有序:整齐,有秩序。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想入非非:指苦思冥想或异想天开。流连忘返:留恋景色或某种事物,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又自我陶醉的模样。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⑵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⑴音乐和他结下了难以分开的缘分,他虽然没有走职业音乐家的道路,但那把心爱的小提琴却陪伴了他一生。(不解之缘)⑵这实在是对小孩子好奇心的一种挑逗,阿尔伯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了。(跃跃欲试)⑶他讲的那些德国古典作品,常常使阿尔伯特陷入沉思,有时竟留恋佳境,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流连忘返)⑷每当他看到有人在军乐队的伴奏下形容喜悦,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地操练步伐的时候,他不是掉过头去,便是愤愤地说:……(怡然自得)⑸他非常喜爱,舍不得放手,把盘子转过来调过去,可那根针仍然指北。(爱不释手)⑹老师们嫌他“生性孤僻,智力迟钝”,责备他不守纪律、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想入非非)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爱因斯坦少年时期的主要事迹(按年龄段),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五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显得反应迟钝。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十二岁时,已能独自证明数学定理。③这些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反映了他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㈡文章思路:(传记主要是写人物的主要经历以突出人物的特点,本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点?)(3岁)音乐天赋(4、5岁)独立思考第二部分(5~33)少年学习经历。(10岁)有正义感。后扬(12岁)勤学好问科学天赋。提问:对比传记的开头的一般写法,谈谈这篇文章的开头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相貌——丑第一部分(1~4)幼年智力堪忧。说话——晚先抑反应——慢欲扬先抑更加突出了少年爱因斯坦在音乐科学上的天赋,体现了他非凡的少年时代。㈢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大意。解惑:全文有33个自然段,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4):简介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智力令人担忧。第二部分(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