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教学情境 二、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主题四 教学情境 二、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doc

主题四教学情境二、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题四教学情境二、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根据情境创设的依托点的不同,我们把教学情境分为以下几种:(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如一教师在教《珊瑚》一课时,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树枝”三种珊瑚,使学生对珊瑚有了真切感知,这便是通过实物创设情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他说:“我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实验过程能够呈现出丰富生动的直观形象,以化学实验为例,从仪器装置到药品配制,从实验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到新物质生成,其中有形、色、态、味的变化,又有气体的生成和沉淀的析出,或光、电、热现象。学生学习化学正是立足于对这些现象的感知和观察。如讲氯气时,一般先由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再通过学生看到的直观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学性质,即氯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教学中,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相、电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图像可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具体直观地表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如教学《燕子》一文,为了使学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师一开讲就用放大的彩色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景物?它们的色彩、动态又怎样?那起伏的山岗,如镜的湖水,翠绿的垂柳,轻飞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了美的画面,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图画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其特殊的价值: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请一位数学专家解下面这道算术题:在一个减法算式里,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差是减数的两倍,那么差等于多少呢?题中概念太多,这位专家让孩子读两遍,学生还是把握不住,专家改用图来表达,图给孩子直观感和整体感,容易把握(见图1)。专家与孩子商量:既然差是减数的两倍,我们能否将图1改为图2呢?孩子高兴地说,它是减法算式,干脆把图2改成图3吧!根据“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有△+△△△+△△=90,就可知道△=15,那么差等于30。可以认为,这三张图形是一种特殊语言,它给人以直观感和整体感,它比普通语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国数学家斯蒂思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二)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以姿式助语言,打手势,比如讲“这个孩子这么高”、“这根棍子这么长”,对人“高”和“长”,用手比划一下,这也是形象性。但是,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动作的形象性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操作,从文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表演。1、操作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问题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把4根、5根、7根、8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样多”,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领悟“移多补少”的“平均思想”,然后将四堆合在一起(总数量),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总份数),每堆多少根(每份数),得到求平均问题的通法。操作的特点是通过动作而直观,从而把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皮亚杰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四五岁的孩子为了数清楚一些石头,把它们摆成一行,然后从1一直数到10。数完后,又从另一端开始数,发现也是10。他接着把石头摆成一个圆圈,依次数下去,发现了同样的结论。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呢?他没有发现石子的性质,而是发现了排列顺序的动作的性质。因为这些石子是没有顺序的,是他的动作使之成为直线顺序或圆形顺序或任何一种顺序。所以,从这里获得的经验与石子的物理性质没有关系,确切地说,与石子可以毫无关系,而完全可用数学符号来代替。这就是逻辑数学经验的获得,一个依赖于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体形态的抽象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将有助于我们给纯粹的数学“穿”上合适的生活外衣,然后将它呈现给儿童,而不是将数学“外科式”地改造得适合生活。(余慧娟:“教育对于学科的改造”,《人民教育》2006.3-4,P46)2、表演表演是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一位教师教学《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学生并不理解其寓意。这时教师灵机一动,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