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专题三综合检测(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专题三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累积(lěi)青睐(lái)脚踵(zhòng)殒身不恤(yǔn)B.懊丧(sàng)命中(zhòng)精湛(zhàn)外强中干(gān)C.浩淼(miǎo)藏蓝(zàng)装盛(shèng)强颜欢笑(qiáng)D.倜傥(tì)更相(gèng)踌躇(chú)流泉淙淙(zōng)解析A项睐—lài,踵—zhǒng;C项盛—chéng,强—qiǎng;D项更—gēng,淙—cóng。答案B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雕琢委屈求全贪生恶死耳濡目染B.倜傥荒涎无稽轻而易举扶摇直上C.喋血推贤进士朝生暮死颓壁残垣D.焚烧浑浑噩噩芸芸众生食不裹腹解析A项委曲求全;B项荒诞无稽;D项食不果腹。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________上次赛场上队员各自为战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克服风头主义。②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________太阳的活动。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___显得太单薄了。A.鉴于监测未免B.基于观测不免C.鉴于观测不免D.基于监测未免解析鉴于:看到,考虑到。基于:根据。观测:观察并测量。监测:实时监视而采取的任何在线测试手段,“监测”前面可有“密切”修饰。未免:对某种做法表示不以为然。不免:免不了。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让古老的中华大地天翻地覆,万里山河改头换面。B.你不用担心,你的难处,也就是我的难处,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C.昆明南濒滇池,三面环山。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气候温和,无冬无夏,四季如春,是极负盛名的“春城”。D.人追求完美,但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然自寻烦恼,甚至到老仍耿耿于怀,真是何苦来!解析A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是贬义词,这里属褒贬混用,应改为“焕然一新”。B项,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敬辞,此处属敬辞误用,可改为“尽力帮助”。C项,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此处属望文生义。D项,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答案D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们只有对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比较和叙述,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B.在本公园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包括用于湖岸绿化的挺水植物,各类茅草。C.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D.因为自然科学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所以科学家们就会利用其研究成果为人类谋求利益。解析A项语序不当。“比较”和“叙述”对调;B项成分残缺。“大量”前可以加“设计者”之类的主语,也可以将“在”和“中”删除;D项不合逻辑。照应不周,前面有“双刃剑”,后面只说了一面。可以改为“科学家们既要利用其研究成果为人类谋求更多好处,又要避免一些人利用其研究成果危害人类”。答案C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