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能量代谢与体温(tǐwēn)调(三)能量(néngliàng)的利用①转变为热能;②骨胳肌收缩完成机械外功;③细胞合成代谢中储备为化学能。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测定原理机体(jītǐ)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2.间接测热法需要的几项指标(1)食物(shíwù)的热价1g食物(shíwù)在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食物(shíwù)的热价。根据RQ可估计某一段时间内机体氧化各种食物(shíwù)的比例:非蛋白呼吸商(NP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非蛋白食物(shíwù)时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整体产生CO2总量-分解蛋白产生CO2量※NPRQ=─────────────────整体耗O2总量-分解蛋白耗O2量※3.间接测热法步骤①测定CO2产生(chǎnshēng)量和耗O2量②测定尿氮量③计算出NPRQ: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⑥能量代谢计算:(三)食物的特殊动力(dònglì)效应蛋白质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四)环境温度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jiàowéi)稳定。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四、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1.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①清晨空腹;②平卧,全身肌肉(jīròu)放松;③清醒且情绪安闲;④室温18-25℃。2.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rate,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的测定与表示方法每小时单位体表(tǐbiǎo)面积(m2)的产热量[kJ/(m2·h)]每小时单位体重(kg)的产热量[kJ/(kg·h)]体表(tǐbiǎo)面积(m2)=0.0061×身高(cm2)+0.0128×体重(kg)-0.1529BMR的测定和正常值1.BMR的测定(通常(tōngcháng)采用简易法)概念: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37.5℃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jìnxíng)的必需条件。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一)正常体温1.肛温:正常为36.9~37.9℃。2.口温:约比直肠(zhícháng)低0.2℃。3.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二)体温(tǐwēn)的生理波动1.昼夜节律变化人的体温(tǐwēn)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tǐwēn)的昼夜节律。3.其他因素年龄差异(chāyì):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二、产热机制(jīzhì)和散热机制(jīzhì)(一)产热1.主要产热器官肝和骨骼肌2.产热形式⑴寒颤(hánzhàn)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⑵非寒颤(hánzhàn)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3.产热活动的调节(1)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二)散热散热部位(bùwèi)⑴辐射散热指体热以热射线(shèxiàn)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⑶对流散热指体热凭借空气(kōngqì)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汗液(hànyè)三、体温调节1.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⑴分布:皮肤、粘膜和内脏等处。⑵类型:温觉和冷觉感受器⑶作用(zuòyòng):冲动传入中枢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