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概述p.162一、概念(一)含义及特征p.164强制性无偿性法定性(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p.1681、与行政征用的区别(1)法律后果不同(2)行政标的不同(3)经济利益不同2、与行政没收的区别(1)发生的依据不同(2)法律性质不同(3)所依据的法律程序不同(4)行为的连续性不同3、与行政征购的区别(1)行为性质不同(2)权利义务关系不同案例:原告徐某拥有的车牌为苏A—28079摩托车于2001年1月21日被盗。当日,原告前往其住所地的公安机关报案。2月12日又去当地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办理备案手续,车管所工作人员将车辆行驶证收回并当场销毁。4月23日,原告到被告某市交通局公路处养路费征收所办理养路费停缴手续,被告知须缴纳2001年全年养路费170元后才能办理该项手续。当日原告缴纳该170元。2001年7月17日,原告以自己所有的摩托车被盗后,已不再拥有车辆的所有权,因此不是缴纳养路费的法定主体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消被告征收2001年全年摩托车养路费的具体行政行为,退还已征收的养路费170元。被告交通局辩称,根据公安局车辆管理所签发的"机动车行驶证”,原告是苏A—28079摩托车的法定车主,根据《公路管理条例》第八条和《江苏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实施细则》第九条的规定,是法定的养路费缴纳义务人。原告所有的摩托车被盗后,未提交证据证明已在车辆登记部门办理了车辆牌号的注销手续。因此,在法律上原告仍是苏A—28079摩托车的法定车主,作为车主原告应当缴纳养路费。三、内容及分类(一)征收的种类p.165(二)征收内容1、因使用权引起的征收:源于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有偿使用国有资源、资产而引起的征收;2、因行政法上的义务而引起的征收:国家凭借行政权力,强制参与公民、经济组织的收入分配,无偿取得财产收入的一种形式;3、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第三节行政处罚(三)行政处罚的原则p.170处罚法定原则(第9至14条):※行政处罚的设定权:法律可设定各种行政处罚;行政法规可设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定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处罚;规章可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量罚款的处罚。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第4条)案例分析:某日晚十一点来钟,周某在家中大声喧哗,陈某认为影响了自家的休息,便上楼拉了周家的电闸,周某与其妻丁某下楼亦拉了陈家的电闸,陈某遂与周、丁二人争执起来并相互殴打,邻居过来拉开,但丁某随即手持扫帚继续追打陈某,并把前来劝阻的陈妻王某打伤。而后,周某下楼找住在本楼的本单位领导,丁某则下楼倒垃圾,两人在楼梯上相遇后又发生口角,丁某再次对陈某进行殴打,后经法医鉴定,陈某、王某、周某均有轻微伤。本案作为治安案件由区公安分局处理。区公安分局认为事件是由陈某过错引起,其应承担主要责任,故作出对陈某行政拘留15天的决定。陈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局维持原裁定。5月31日分局又以殴打他人为由,给予丁某罚款50元的处罚,陈某仍表示不服诉至法院。问题:法院应当如何审理本案?(1)公正公开的实体性要求动机需符合行政目的;设立与实施有据;处罚须合乎理性和公共道德。(2)公正公开的程序性要求依据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程序公正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第5、25、27条)4、保障相对人权利原则(第6条)5、职能分离原则(第46条,例外:第47、48条)6、一事不再罚原则(24条)※注意几个不违背本原则的情形:(1)行为人的一个行为同时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法规的,可以给予行为人两次以上的处罚。但若是罚款,则只能罚一次,另一次只能是别的处罚;(2)行为人的一个行为违反一个法律法规,而该法律法规同时规定施罚机关可以并处两种处罚的,该处罚不违背本原则;(3)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要坚持“处罚不相替代原则”。案例分析:李甲、李乙诉某市公安局行政处罚案赵某将原告李甲之妻宋某烧的一壶开水倒走,与宋某发生口角,原告李甲回家见其妻在哭,问明情况后与其弟李乙一起去找赵某,并发生推搡,其间,被人拉开,李甲竟用一木棒去打劝架的迟某,李乙也从地上拣起一块石头砸在迟某的脸上。经市中心医院诊断,迟某左颊面受伤红肿,左眼淤血,左腕内侧擦伤。某市公安局作出裁决,分别对原告作出处理:李甲行政拘留10天,赔偿迟某误工费、医疗费共36·67元;李乙罚款100元,赔偿费用共26·30元。李甲、李乙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后裁决如下:(1)维持对李甲的裁决;(2)撤销对李乙的裁决;(3)案件受理费各30元,李甲的其本人负担,李乙的由市公安承担。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被告仍有异议,于是对李乙重新处罚,改为行政拘留7天,罚款30元。问题: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