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学期物理实验课程要达到的基本要求:(1)对实验测得的数据会正确计算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2)正确使用已用过的仪器、掌握已学的实验方法、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正确解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两点:1)绝对不确定度ux取一位有效数字,相对不确定度E取两位有效数字。2)意义:在范围内出现真值的概率是68.3%。解(1)修正零点误差:,添入上表。(注:也可先求出,再减掉零点读数得:)(2)直径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器算出:2.11775mm)(3)A类不确定度计算:(4)B类分量:(注意有效数字位数且中间值可多取一位)(5)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6)结果表示:(注意:结果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一定落在不确定度所在位。)错误:D=(2.117750.00599)mmb.间接测量量:与直接测量量的函数关系:测量值计算:(注:不相同条件下的测量,按直接测量量的方式处理。如劈尖、电位差校表等)不确定度计算:例2、分光仪实验中测三棱镜的折射率直接测量量A、δmin与间接测量量n的函数关系式:n的不确定度un必须由传递公式求解!即:其中:例3、牛顿环及劈尖实验直接测量量与间接测量量的函数关系:R的不确定度uR由传递公式计算:注意这里把作为直接测量量来处理,且取um-n=0.2劈尖:直接测量量n、L、ℓ与间接测量量e的函数关系:(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ue按传递公式求解,即其中:、只取B类分量。取0.2(条纹宽度对准)例4、教材的P19—P21例题1—3,认真看!注意:直接测量量的处理强调的是:数值计算!即:用测量值计算平均值;用A类和B类不确定度的方和根合成计算测量值的不确定度间接测量量的处理强调的是:数学计算!即:用直接测量量的函数关系式算平均值;用传递公式算不确定度。(二)、测量结果的表示首先谈谈有效数字的记录及运算问题a、有效数字的定义及其位数b、直接测量量有效数字读取c、间接测量量有效数字的运算举例:例1、确定下列有效数字位数:3.5350;0.003;0.00123;8.704×10-3;3.000;例2、某物体的长度恰为12mm(1)米尺测量,读取:12.0mm(2)用50分度的卡尺,读取:12.00mm(3)用千分尺,读取:12.000mm例3、计算圆柱体密度ρ的有效数字如何确定?答:首先利用不确定度传递公式计算(取一位有效数字),由此可知道测量值在哪一位上出现可疑。此位就是ρ测量值有效数字的截止位。然后,利用密度计算公式由计算器计算ρ值(注意利用决定其最后一位所在位)。例如:计算的=0.00007g/mm3;由计算器计算的ρ=8.329614×10-3g/mm3正确结果应该写成(先将的表示形式与ρ的表示形式统一,即:=0.00007g/mm3=0.07×10-3g/mm3)∴ρ=8.33×10-3g/mm3(或ρ=8.339614×10-3g/mm3=0.008329614g/mm3)因此,ρ=8.33×10-3g/mm3(正确)错误的写法:正确的结果表示:错误有三处:①ρ值的有效数字位数错了。最后一位应与所在位对齐。即:8.00×103kg/m32)kg/m3E=0.32365(三)、作图处理数据问题(实验作图不是示意图,而是用图来表达实验中得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反映出测量的准确程度。所以必须满足一定的作图要求。)注意:描点可用“+、×、⊙”符号表示数据点。连线要纵观所有数据点的变化趋势,充分尊重实验事实,不要人为地往理论上靠。所连的线不一定要通过所有的数据点,而要在线的两测数据点均衡分布。1、气轨实验,部分同学作图如下:错误作图(连线通过所有点,斜率截距未标出)正确作图:2、静电场模拟实验作图;二、、实验操作基本要求(正确使用已用过的仪器。教材第四章有相应介绍)仅列举几点:力学:游标卡尺、千分尺、读数显微镜、天平、气轨、光电计时器、光杠杆、刚体转动仪等要用心体会它们是如何提高测量精度的。如:游标卡尺、千分尺,在米尺基础上通过机械放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光杠杆通过光放大对微小长度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气轨、光电计时通过克服客观条件的不如意来提高了测量精度等。电学:万用表、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双刀双掷开关(控压、换向)、电源(粗、细调)、检流计、示波器、电桥、电位差计等掌握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及电路形式如:使用万用表测电流、电压、电阻需要注意的问题;使用稳压电源粗、细调问题;几个典型电路(分压、限流、双刀开关、电桥、电位差典型电路);光学:分光仪、读数显微镜、望远镜等掌握显微镜、望远镜基本光路(均是二次成像,都是由物镜和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