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心脏瓣膜病指南解读.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ESC心脏瓣膜病指南解读.ppt

ESC心脏瓣膜病指南解读.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调“心脏瓣膜病中心〞结构组成,尊重患者意愿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危险分层评分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新型口服抗凝药逐渐崭露头角❖主动脉瓣疾病更新要点❖二尖瓣疾病更新要点❖合并冠心病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管理❖人工瓣膜植入或瓣膜修复术后患者的管理❖妊娠期瓣膜性心脏病的管理前言前言一、强调“心脏瓣膜病中心〞结构组成,尊重患者意愿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二、危险分层评分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三、新型口服抗凝药逐渐崭露头角四、主动脉瓣疾病更新要点主动脉瓣疾病更新要点主动脉瓣狭窄〔AS〕的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式的选择主动脉瓣狭窄〔AS〕的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式的选择主动脉瓣狭窄〔AS〕的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式的选择主动脉瓣狭窄〔AS〕的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式的选择主动脉瓣狭窄〔AS〕的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式的选择五、二尖瓣疾病更新要点重度功能性二尖瓣返流的干预建议重度MR、接受CABG手术且LVEF>30%的患者,是外科手术的适应证〔IC〕;重度、有病症的MR患者,LVEF<30%,选择血运重建治疗,有存活心肌证据,应当考虑外科手术〔IIaC〕;未行血运重建、LVEF<30%、虽经最佳答案的医疗管理〔包括CRT置入〕后仍有病症的重度二尖瓣返流的患者且当其手术风险较低时,应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IIbC〕;未行血运重建,手术风险较低且超声心动图评估瓣膜形态良好,应考虑行经皮边缘对边缘手术〔IIbC〕;无法行血运重建、LVEF<30%、经过最佳答案的医疗管理〔包括CRT置入〕后仍有病症的重度二尖瓣返流的患者,心脏团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在对心室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进行仔细评估后,考虑经皮的边到边手术或瓣膜手术〔IIbC〕。二尖瓣疾病更新要点六、合并冠心病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管理七、人工瓣膜植入或瓣膜修复术后患者的管理〔1〕作为IB级推荐,建议加强对瓣膜植入术后患者的培训和质量控制,实现患者INR自我管理。〔2〕对于曾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无论其置入支架的类型及临床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稳定性冠心病〕如何,均应进行1个月三联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75-100mg/d、氯吡格雷75mg/d及VKA〔IIaB〕。〔3〕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其他解剖特点/介入操作所致缺血风险高于出血风险的患者,推荐三联抗凝/抗血小板治疗1-6个月,包括阿司匹林75~100mg/d、氯吡格雷75mg/d及VKA〔IIaB〕。〔4〕对于出血风险高于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联合使用VKA及氯吡格雷75mg/d以替代三联抗栓治疗〔IIaA〕。〔5〕针对PCI术后患者,应考虑术后12个月时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IIaB〕。〔6〕对于需要接受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及VKA治疗的患者,应将INR值控制在正常范围低限,且治疗窗内时间应>65%~70%〔IIaB〕。〔7〕建议TAVI术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6个月;之后对于不需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应终身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IIaC〕。〔8〕对于TAVI术后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应考虑单一抗血小板治疗〔IIbC〕。〔9〕NOAC不推荐用于机械瓣植入术后患者〔IIIB〕。对于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的患者,指南亦新增以下推荐。七、妊娠期瓣膜性心脏病的管理内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