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教案科学教案(精选)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科学教案篇1中班语言科学教案:蒜瓣宝宝发芽了【活动目标】1、透过看、摸、闻、掰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激发对种子发芽的探索兴趣。【活动准备】1、蒜头人手一个、种植用纸杯每组两个、纸盒每组一个;2、已经发芽的蒜头一个、小刀一把。【活动过程】1、出示蒜头,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看一看蒜头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2、幼儿人手一个蒜头,有序地观察、探索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闻一闻,发现了什么?这种气味你喜欢吗?它有什么用处?(杀菌、除腥味、驱虫)剥一剥、掰一掰,发现了什么?蒜头穿了几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样的?数一数一个掰开的蒜头有几个“小宝宝”(蒜瓣),给它们排排队;想一想你给蒜瓣宝宝排的队象什么。3、交流、分享你发现了蒜头的什么秘密?请你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为什么有的蒜瓣宝宝的头上有绿绿的小芽?4、出示已经发芽的蒜瓣,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小朋友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发芽的'蒜瓣)为什么和我们刚才看的蒜瓣宝宝不一样呢?5、分组种植蒜瓣,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种子的发芽现象春天到了蒜瓣宝宝发芽了,我们也来种植蒜瓣宝宝吧!请幼儿在自己的纸杯上做好记号,把蒜瓣种在纸杯中,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给蒜瓣浇水。6、延伸让我们去看看春天到了还有哪些种子也发芽了!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照片或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3、垃圾分类回收箱实物和各种垃圾的图片。4、《幼儿画册》活动过程:1、请幼儿互相交流平时见过哪些垃圾,说说这些垃圾分别是从哪里来的。2、组织幼儿讨论:垃圾扔到垃圾箱后怎么办?到那里去了?结合图片请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再结合幼儿的介绍给幼儿补充。、纠正关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知识。3、请幼儿看垃圾分类回收箱的实物或照片,忍一忍垃圾箱上的标记,说说这种垃圾箱使用方法以及这种垃圾箱的好处。出示各种垃圾的图片,请幼儿判断所出示的垃圾分别应放入哪里,还有哪种来及也可以放入那种垃圾箱内。4、鼓励幼儿日常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分类处理垃圾。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孩子们都是积极的参与到活动来,一开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们生活中的`垃圾袋,从里边出示一些常见的垃圾,将孩子带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戏法,请小朋友尝试根据U盘中的垃圾分类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体验垃圾分类,作为导入环节,从本次课孩子们的表现看是比较好的。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们来讨论垃圾的用处时,个别孩子对这个概念的含义理解不够,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就显得操作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法,往后再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能力孩子的发展水平,当然在活动中旧的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虽然孩子们对本次活动中设置的实物分类游戏也是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投放的材料较单一,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没没困难,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级分类的标志时孩子的思维很活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标志,但是本次活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学习,来改正和提升自己。科学教案篇3一、活动目标: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及基本生活习性,懂得分辨雌雄。2、知道阳澄湖大闸蟹是我们昆山的特产,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探索意识。二、活动准备:1、螃蟹每组2只,透明塑料盒每组1只。2、阳澄湖大闸蟹幻灯片,电脑、电视机、实物展示仪。3、筷子若干。三、活动过程:1、幼儿猜谜导入活动。老师:今天有一位朋友要到我们大四班来做客,会是谁呢?我们一起猜猜看:两只大钳会夹人,小小嘴儿吐白泡,身穿青灰衣,烧熟变红衣。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请出今天的客人螃蟹。2、认识螃蟹(1)幼儿第一次观察螃蟹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②请个别幼儿说说:它长什么样?③教师小结:青背、白肚、黄毛、金爪,长着八只脚,两只大钳,嘴里吐着泡泡。(2)第二次观察螃蟹①引导幼儿让螃蟹动起来,再比较雌雄的不同。②请个别幼儿说说有何新发现。③教师小结。3、介绍昆山特产——大闸蟹出示图片欣赏,知道它是昆山的特产。4、认识熟螃蟹自由讨论,结束活动。科学教案篇4活动目标:1.认识线和绳,了解用途。2.描述线绳的异同,了解线绳使用方法。3.探索和体验线绳的乐趣。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