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ppt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概述(二)吸收与排泄吸收: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钙的吸收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每增加10岁减少5%~10%,婴儿吸收率可达50%以上,儿童40%,成人20%左右,故老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磷的吸收率约70%,低磷时可达90%。排泄:主要通过肠道和肾脏。钙:80%肠道20%肾脏磷:30%肠道70%肾脏(三)血钙与血磷血液中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正常血清钙2.25~2.75mmol/L(9~11mg/dl)。离子钙50%可扩散钙血钙H+HCO3-柠檬酸钙碳酸氢钙结合钙50%蛋白结合钙非扩散钙发挥生理作用的是离子钙,但临床实验室测定的大多数是总钙。血浆中[Ca2+]、[H+]、[HCO3-]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血磷是指血液中的无机磷酸盐(HPO42-、H2PO4-)正常人血清无机磷0.97~1.61mmol/L(3~5mg/dl),儿童稍高。[Ca]×[P]=35~40大于40骨盐沉积,有利于骨钙化。小于35骨盐溶解。(四)钙、磷生理功能钙:1.参与血液凝固。2.参与肌肉收缩。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4.作为第二信使。磷:1.作为核酸、磷脂、磷蛋白合成的原料。2.参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合成。3.构成核苷酸辅酶。4.构成磷酸盐缓冲对。(五)钙、磷代谢调节1.维生素D3(VitD3)D325-OHD31,25-(OH)2D3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协同PTH促进骨重建。2.甲状旁腺素(PTH)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84肽。促进溶骨作用,促进间充质细胞转化成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3.降钙素(CT)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32肽,与PTH拮抗。促进成骨作用,抑制间充质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PTH间充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CT二、镁代谢和生理功能(一)镁代谢1.镁的含量与分布占体重的0.03%,正常成人镁的总量20~28g,其中60%存在于骨骼,20%~30%存在于骨骼肌,其余10%存在于其它组织中。体液中细胞内液镁的含量占总量的39%,而细胞外液仅占1%。2.血镁血浆镁的浓度约0.67~1.23mmol/L,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离子镁55%血镁碳酸氢镁、柠檬酸镁、磷酸镁等15%蛋白结合镁30%发挥生理作用的是离子镁。3.吸收与排泄食物镁含量丰富,人体每天需要量300~350mg,镁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吸收率只有30%~40%,吸收率与肠腔中镁的含量成反比。体内镁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二)镁的生理功能1.作为酶的辅助因子体内约300种酶的辅助因子是Mg2+。2.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Mg2+能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三、微量元素与疾病(一)体内化学元素组成和分类人体约含有50多种元素。主要元素含量>0.1g/kg体重C、H、O、N、S、P、Ca、K、Na、Cl、Mg等必需的Fe、Cu、Zn、Mn、Co、Ni、Se、I、F等14种微量元素含量<0.1g/kg体重非必需的Si、As、Rb、B、Al等有害的Bi、Hg、Pb、Be等(二)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影响1.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铁、铜、锌、锰、钴、碘等,作为酶和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2.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铁、铜、锌、锰、钴、碘等缺乏时可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智力低下。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铜、铁、锌、锰、铬等元素的缺乏或过量可引起内分泌功能失常。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铁、铜、锌等缺乏时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5.对心血管疾病及创伤的影响适量的锌、锰、铬、硒等元素有利于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如食物中的锌/镉比与高血压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多种微量元素还能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故有利于创伤的愈合和疾病的恢复。一、钙的测定血钙测定方法很多。化学法①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②比色法(邻甲酚酞络合法,甲基麝香草酚蓝法)。物理法①火焰光度法;②ISE法;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④同位素稀释质谱法。1.EDTA-Na2络合滴定法在碱性溶液中,血清钙与钙红指示剂结合成可溶性的复合物,使溶液呈淡红色,EDTA-Na2对钙有很大的亲和力,能与复合物中的钙络合,使钙红指示剂重新游离,溶液变蓝色,根据EDTA-Na2滴定用量可计算出血清钙含量。钙+钙红钙-钙红复合物淡红色钙-钙红复合物+EDTA-Na2EDTACa+钙红蓝色钙指示剂除钙红外,还有依地铬黑T(红→蓝),钙黄绿素(黄→绿),紫红酸铵(红→紫)。钙红指示剂终点明显,不受血清镁干扰,镁在强碱性条件下生成Mg(OH)2↓,指示剂在强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加指示剂后应立即滴定。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