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分数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分数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认识分数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认识分数教学实录及赏析一师:下方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出示画面①)生:我想到了1/3。师:能具体说说哪一部分是法国国旗的1/3吗?生:两头的白色,旁边的红色或蓝色。师:是的,这里的每一部分都是法国国旗的1/3。(出示画面②)生:我想到了1/5。(出示画面③)生:看到这块巧克力,我马上想到了1/8。师:假如每人吃这块巧克力的1/8,那么,这块巧克力一共能分给几个人?生:8个人。师:除了1/8,你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生:1/2。师:假如每人吃这块巧克力的1/2,那么,这块巧克力又能分给几个人呢?生:2个人。生:我还想到了1/4。师:假如每人吃这块巧克力的1/4,那么,这块巧克力只能分给几个人呀?生5:4个人。师:一样一块巧克力,由于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联想到的分数也就各不相反。二师:下方的画面,你或许更加熟习。(出示下图)请问,《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先请六人小组共同研讨。生:《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1/2。生:《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1/4。师:咦,不是只把黑板报版面分成了三份吗?这里,怎样变成了1/4呢?生:由于《科学天地》可以看成2份,《艺术园地》为1份,其余地方看作1份,所以全部黑板报版面就平均分成了4份。(课件演示)师:真棒!你很会考虑!三师:其实,人体当中也有分数,你们置信吗?(出示教师一周岁时的照片)一周岁时,张老师的头的高度大约是身体高度的几分之一?生:1/4。师:长大以后,还会是1/4吗?生:不会!师:这是如今的张老师(出示教师如今的照片),请大家观察,头高又大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呢?生:1/7。师:真不错!同学们,其实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头高占全部身高的几分之一也会发生变化。课前,老师曾经听说同学们都是十岁摆布的孩子,那么,十岁摆布儿童的头高大约会占他全部身高的几分之一呢?谁情愿站到上面,让同学们来估计一下?(终身上台,其他先生估计)生:1/5。生:1/6。师:猜得真准!流露一个小材料,一个十岁摆布的儿童通常头高占全部身高的1/6。四师:最初,张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非常风趣的广告。广告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东东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可他转身一看,哎呀,来了八个人。他会怎样办呢?合理他把成绩解决后,又来了第九个孩子,他又会怎样办呢?让我们—起来看看这段广告,好不好?(播放“多美滋奶粉”广告,先生欣赏,最初画面定格)广告中的这些画面,又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生:我联想到了1/4和1/8。师:同学们一同猜一猜,他是从哪幅画面中联想到1/4的?生:第1幅画面。师:那么,他又是从哪幅画面中联想到1/8的?生:第2幅画面。生:还可以从第3幅画面中联想到1/8。师: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生:1/9,1/2。师:你是从哪幅画面中联想到1/2的?生:第5幅画面。师:张老师在这里要补充阐明一下,假如这个男孩这一掰正好是平均分的话,那么联想到1/2就更精确了。可是,这里的1/2是全部蛋糕的1/2吗?生:不是!师:那么,是谁的1/2?生:是小男孩手上那块小蛋糕的1/2。师:刚才这位同学还想到了1/9,不错,我们都看到了9个小朋友。假如一开始这9个小朋友一同来,把蛋糕平均分成9份,那么,每人的确可以得到这个蛋糕的1/9。可是,蛋糕是平均分成9份吗?生:不是!师:那么,第九个小朋友究竟拿到了全部蛋糕的几分之一呢?这可是一个很成心思的成绩,下课以后我们接着讨论,好不好?生:好!【赏析】说真实的,当朴实的生活画面与深入的数学考虑蓬勃交互的一瞬间,“认识分数”的课堂教学带给了我极其强烈的视觉震动和由此生发的心灵触动。那是由于在“有价值数学”的理念指引下,我们不断都在跟随“数先生活化”的完美境界,而张齐华老师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无疑达成或最少是临近了这类理想形状。1.和谐的“数先生活化”,需求教师以“有心人”的姿势去创造。可以说,“国旗”、“五角星”、“巧克力”、“身体”、“黑板报”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一提。但我们惊喜地看到,正是这些微乎其微的生活事物,竟然在“认识分数”的课堂现场巧妙“变身”,成为了先生运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这一切,都该当归功于教师以“有心人”的姿势去创造。这阐明当数学教学需求恰当的生活原型介入课堂的时分,教师要拔取合适的素材来组织教学活动。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张老师出乎预料地把“多美滋奶粉”广告搬到了课堂现场,这阐明他曾经敏锐地觉察到广告当中所蕴涵的“分数”元素。因而,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教学行为。试想,如果不是“有心人”,能有这样的智慧举动吗?2.和谐的“数先生活化”,需求先生以“思辨者”的目光去体悟。有了合适的生活素材,“数先生活化”才有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