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成人教育教材的发展历程_特点及启示_以儒家经典教材为例.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魏晋成人教育教材的发展历程_特点及启示_以儒家经典教材为例.pdf

魏晋成人教育教材的发展历程_特点及启示_以儒家经典教材为例.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第4期(总第41期)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10No42010年8月JOURNALOFGUANGZHOUOPENUNIVERSITYAug2010魏晋成人教育教材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启示以儒家经典教材为例李攀(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8)摘要:魏晋成人教育教材的选择、设计与改革均体现出了一定的超前性,针对该时期成人教育教材的发展历程、特点进行分析,深刻反思我国成人教育教材在当今所出现的弊端,力图对我国现阶段成人教育教材选择、设计与出新得出某些有益启示,进而对今后我国的成人教育教材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关键词:成人教育;经学;教材;魏晋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385(2010)04-0014-03魏晋上承秦汉、下启唐宋,其历史地位不学,置博士,依汉制设五经课试之法![1]。初容忽视,然而学界普遍认为战争频发、政权分期,正始年间,郑玄注古文经传∀尚书#、崩导致其教育的停滞与衰退,造成对本段教育∀周官#、∀礼记#、∀毛诗#及∀左氏春秋#成史的梳理不力、关注不高。特别是对魏晋教材为官学教学内容![2],诏故司徒王朗所做易[3]的发展史研究尚不系统与完善。本文试图从成传!,王肃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人教育的视角,试析魏晋成人教育教材的发展、解,及撰定父朗所做易传,皆列于学宫![4]。蜀历程和特点,进而对现当代我国成人教育教材国,许慈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的开发建设、改革创新有所裨益。诗、论语![5]。孟光好公羊春秋![6]。来敏善左氏春秋,尤精于仓、雅训诂,好是正文一、魏晋成人教育教材发展历程字![7]。尹默皆通诸经史,又专于左氏春成人教育的定义在学术界尚未完全达成一秋∃∃以左氏传受后主![8]。李讠巽著古文致,但就现在几种主要观点来看,成人教育是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传、太玄指归,指针对那些在社会和个体层面均达到成人水平皆依准贾、马,异于郑玄![9]。吴国,程秉著[10]的个人实施的教育,社会层面的成人最突出的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凡三万余言!。特点体现在享受和履行社会和法律赋予的权利阚泽以经传文多,难得尽用,乃斟酌诸家,与义务,个体层面达到成熟就是指在生理和心刊约礼文及诸注说以授二宫![11]。唐固著国理不再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太大变化、趋于稳语、公羊、榖梁传注,讲授常数十人![12]。西定的状态。自先秦至魏晋,古人将冠礼作为个晋官学延续曹魏教材内容,仍采用王肃注体成年的标志。年满十五岁之行冠礼,就是个∀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人权利与义务的发轫。本文所指的教材特指在等儒家经典![13]。东晋,元帝践阼时∃∃置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科书。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官学方面,魏国疆域面积最大、实力最雄周官礼记郑氏、春秋左氏杜氏服氏、论语、孝厚、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其官学体系恢复最经郑氏博士各一人,凡九人。其仪礼、公羊、[14]快、势头最旺。曹丕自灭汉称帝以来,初立太榖梁及郑易皆省不置!。根据荀崧的建议,收稿日期:2010-05-27作者简介:李攀(1986),男,四川攀枝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高等教育。142010年第4期(总第41期)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l10No4郑易置博士一人,郑仪礼博士一人,春秋公羊传,皆列于学宫![27],文立在太学游学时学习博士一人![15]。由于玄学兴起,两晋儒学教育的内容是∀毛诗#、三∀礼#![28]。许慈善郑逐渐走向没落,名存实亡。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29]。[30]私学方面,魏晋成人教育教材包括∀易#、李讠巽著古文易、尚书、毛诗、三礼!。∀诗#、∀礼#等经典。魏国,管宁遂讲诗书,∀礼#的重视彰显出统治者对忠义的摒弃,对孝陈俎豆,饰威仪,名礼让,非学者无见![16]。义的褒扬。曹操、司马氏等背叛正统攫取最高蜀国,文立∃∃少游蜀太学,专毛诗、三礼,治权本身就不能用忠义二字粉饰,因而以孝治兼通群书![17]。司马胜之∃∃学通毛诗,治三国成为当时的首选国策。但这一举措确实起到礼![18]。(王)化治毛诗、三礼、春秋公羊了维持宗族进而上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凝传![19]。陈寿∃∃治尚书、三传,锐精史、聚,因而其教材最大的实用性就在于维持封建汉![20]。两晋,郭瑀作春秋墨说、孝经错纬,统治的稳定。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孝悌之义,弟子著录千余人![21]。刘兆精于春秋、周其本身也充满了对人品的持续关注和对中华民[22][23]礼!。郭琦注榖梁传,京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