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随大流”到“讲实效”——对农村职高语文作业改革的实践与反思“随大流”与“讲实效”的作业,是对待布置作业的两种不同态度和方法,前者好似英国人斯科特,后者好似挪威人阿蒙森,这两个人前去北极探险时,斯科特配备的是良马和少许的干粮;阿蒙森配备的是耐寒的极地狗、雪橇和充足的干粮,结果阿蒙森活着回来了,斯科特全军覆没了。这说明,不因地制宜,凭着主观设想,想当然地选择交通工具和必需品,遭遇厄运的概率就会大。同样的道理用在一所农村职业中学的作业布置上,如果教师的准备仓促,不经过统筹考虑,以“随大流”的心态布置作业,就掐不住学生所需要的作业“鱼鳃”,“鱼儿”就会从学生的手中逃之夭夭。如果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目中有人,精心筛选作业,让学生不感到做作业是负担,觉得作业好玩,学生就会乐在其中。多年来,我在布置作业的实践中,经历了蛹化蝶的痛苦与喜悦,现反思如下:一、“随大流”“随大流”用在布置作业上,就是别人怎么布置作业,我就跟着怎么布置作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做法,束缚了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限制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它是追求卓越的绊脚石,是成就独特的镣铐,必须加以摈除。当然了,我们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农村职业中学。农村职业高中所招收的都是经过县城中学的层层筛选后剩下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语文及其他学科素养都很差,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很多学科的老师能够维持好一堂课的纪律,让学生好好地坚持坐一节课就不错了。以前,咱不必说,大部分学生课上不听课,课下不学习;整天昏昏欲睡,缺乏学习斗志;单说作业的布置就让你心力疲惫:不管你布置的作业“是多是少,是难是易”;无论你怎样催交,每次都有少数人不交作业。但是,以前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凑凑数量和份量,又不得不布置作业,我的作业“三部曲”是:1.课前作业流于形式。这种作业笼统、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单就阅读预习而言,既没有提出具体目标,又没有及时地给予检测,以至于不少学生认为预习就是把课文读一遍,扫除文字障碍而已。即便如此,能认真阅读的也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都是到老师进班上课,才懒洋洋地把书拿出来。2.课堂作业枯燥无味。这种作业花样单调,缺乏趣味性。例如,现代文阅读作业,常常是摘抄一些字词,或者是注音、释义;至于文言文,要么来点词类活用方面的练习,要么找几个句子让学生翻译,并且这些要求翻译的句子也大多是上课讲过的,学生做这些作业,兴趣不足,于是他们用抄袭来对付老师的形式主义。3.课下作业缺乏梯度。这种作业是一种大众化的做法,比如,阅读教学结束,不外乎是给段材料或给个题目让学生去写心得或感受。学生的作业无非是凑字数,老师索要的无非是凑篇数。老师既没有按照作业的梯度给予具体地指导,又没对学生交送作业的情况及时加以反馈,学生写完,老师改好完事。这样的作业谈何有效?二、“讲实效”其实,作业的布置,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让语文作业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它应有的活力与魅力。为此,近几年我在“讲实效”上做文章,收到很好的成效:1.精心设计,注重兴趣。作业,是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一条渠道。近几年,在设计作业时,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于写作业。我布置的作业讲究生动、活波、有趣,注重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我让学生“整理一篇关于钓鱼岛的知识”“完成一个夺岛之战的游戏设计”“就最感兴趣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写一篇短评”等,这样,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为主的作业,比完成学校规定的庞大数量的无效作业好多了,因为学生乐在其中而不知疲倦。再比如,布置假期作业时,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安排。比如:酷爱读书的同学,我要求他们多读几本好书,做读书笔记;喜欢看电视的同学,我让他们看过之后,把自己的观点、思考、感悟记录下来;利用假期旅游的同学,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旅游见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写下来;利用假期打工的同学,我让学生把自己工作的艰辛、快乐及时用语言记录,回校后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作业让学生各有所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惊喜,不同的精彩。2.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近几年,我布置作业时,既明确总目标,又明确特定的目标。这样加强了作业布置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克服了作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无论是课前,还是课中或课后,我都讲究作业的科学有序,分层安排。比如在作业编制上:除保留传统作业的有效做法外,高一,以文本中设计的练习为主;高二,以专题练习为主;高三,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