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婴儿期内(一年)身长平均增长25cm,也就是l周岁时将增加至出生时的1.5倍。初生50cm、1岁75cm、2岁85cm、头围、胸围、上臂围幼儿期:指从1周岁到3周岁以前。幼儿生长发育虽不及婴儿迅猛,但与成人比较亦非常旺盛。体重:每年增加约2~3kg,身长:第二年增加11~13cm,第三年增加8~9cm,这一时期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能力增强。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年龄×2+7(或8)kg2-青春期前:年龄×7+70(或80)cm消化和吸收婴幼儿胃肠道及泌尿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功能不够完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泄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婴幼儿口腔狭小,嘴唇粘膜皱褶较多,唾液量少,3~4个月时唾液腺逐渐发育完全,同时唾液内淀粉酶也逐渐增加,6个月以后唾液的作用更为增强。牙齿:乳牙共20个,一般6个月左右(4~10个月)开始出牙,乳牙的萌出通常有一定的顺序。至20~28个月出齐.胃: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与成年人不同,婴儿期胃呈水平位,贲门张力较弱,而幽门处肌肉较紧张。胃容量较小,出生时为25~50ml,出生后第10天增加到100ml,6个月后为200ml,1岁以后可增加至300~500ml。婴幼儿肠管总长度约为身长的6倍,但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及胃肠蠕动能力远不如成人。(二)婴幼儿的营养需要1.能量婴幼儿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的热效应、活动的消耗、排泄和生长发育的消耗是儿童特有(储存能量)。1)婴儿时期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大约占总能量的60%,每千克体重每天约需要230kJ(55kcal)。2)食物的热能效应约占婴儿每日能量消耗的10%。3)活动消耗能量主要是指肌肉活动消耗的能量,婴儿活动较少,仅仅是啼哭、吸奶和简单的四肢活动,因此消耗能量较少,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62.8~82.7kJ(l5~20kcal)。4)储存能量:是婴幼儿特有的能量消耗,指身体生长所需的能量,与生长的速度成正比,出生后的前几个月,这部分能量占摄入能量的25%~35%(1/4~1/3),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l5~20kcal),1周岁末约需要(5~l5kcal),以后逐渐降低。5)排泄能量:指的是未被消化吸收的能量,主要由于少量蛋白质和脂肪不能被吸收而随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所引起的能量丢失,约占基础代谢能量的10%左右。能量供给不足时其他营养素在体内的利用都会受到影响,同时机体还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组织来满足生理需要,因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消瘦、活动力减弱或消失,甚至死亡;能量供给过多时又可导致肥胖(更应重视)因此,为了使婴幼儿时期体重能按正常比例增加,能量摄入应与需要平衡。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幼儿能量日摄入量如下:1周岁以内AI为95kcal/kg·bw,1~2岁RNI为男童1100kcal/d,女童l050kcal/d.2~3岁RNI为男童(1200kcal)/d,女童(1150kcal)/d。(相当成人的一半)推荐的数值对个体婴幼儿差异较大,但对集体婴幼儿而言,不应低于推荐值的90%。2.蛋白质要保证充足:婴幼儿正处于生长阶段,要求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来提供其氨基酸需要,以维持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新(需要完全蛋白)。膳食蛋白质供给不足时,婴幼儿可表现出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消化吸收障碍、肝功能障碍、抵抗力下降,消瘦、腹泻、水肿、贫血等症状。也不能过高:此外,因婴幼儿的肾脏及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常会引起便秘、肠胃疾病、口臭、舌苔增厚等现象。需要量:婴幼儿年龄越小,生长越快,蛋白质需要量相对越高。完全母乳喂养时,婴儿蛋白质摄入量相当于1.6~2.2g/kg,其他的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值低于母乳蛋白质,因此需要量要相应增加。牛乳喂养:牛乳3.5g/kg;混合喂养(含植物蛋白)4g/kg.(六个月后添加辅食要注意蛋白质互补)蛋白质RNI(推荐摄入量):婴儿为:1.5~3.0g/(kg·d),1~2岁幼儿为:35g/d,2~3岁幼儿为:40g/d。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3.脂肪脂肪是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摄入过多和过少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都不利。摄入量: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适宜比例:6月龄以内为45%~50%,6月龄~2岁为35%~40%,2岁以上为30%~35%。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供给婴幼儿能量,帮助机体蛋白质的体内合成以及脂肪的氧化,具有节约蛋白质作用。主要来源是乳糖,但早期给婴幼儿添加适量的淀粉,可以刺激唾液淀粉酶的分泌。但如婴幼儿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过多,则会在肠腔内发酵过强,刺激肠蠕动而引起腹泻。如果碳水化合物过多伴有蛋白质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