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影视批评》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选修课程。同时也可以纳入素质教育课程的总体范畴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该使学员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由此来丰富学员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从而从某个侧面来提高学员的审美素养。本课程课内学时为54,共3学分,开设一个学期。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包括十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影视艺术综论第二章影视艺术文化特性第三章影视艺术创作第四章影视艺术特性第五章欧洲电影第六章美国电影第七章亚洲电影第八章中国电影第九章电视艺术第十章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与批评。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电影的审美特征与艺术特性,掌握电影的创作规律和语言特点,掌握电影的发展历史,并能根据所掌握的电影理论,学会独立进行影评。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以彭吉象主编的《影视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二版)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拟采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主要有文字教材、直播课堂、网上辅导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充分利用江苏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特别是通过影片的观摩,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所分析的作品有感性的认识。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二)直播课堂直播课堂是面授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体现远距离教学的重要手段,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三)网上辅导1.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2.安排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3.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4.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四)辅导材料编写教学辅导材料,解析重点和难点问题,编拟形式多样的综合练习,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教学媒体主要内容主要作用时间安排文字主教材系统介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具体化18周视频直播介绍教学要求重点等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网上辅导指导分析针对学生反映安排灵活安排多种媒体综合运用一览表讲教学内容使用媒体文字教材电影观摩网上辅导其它手段1第一章影视艺术综论2第二章影视艺术文化特性3第三章影视艺术创作4第四章影视艺术特性5第五章欧洲电影6第六章美国电影7第七章亚洲电影8第八章中国电影9第九章电视艺术10第十章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与批评符号说明:表示需要系统自学;表示有电影观摩;表示有定期网上辅导与练习;表示应随时通信和电话与教师联系。四、教学建议(一)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文学概论》,本科阶段的《艺术欣赏》、《美学专题》等。尤其是有关电影欣赏的基本理论,学生必须具备。但同时,我们所学习的各类文学课程都将成为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范本,如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都将成为影视作品在改编过程中的素材和文本,一定要加以注意,并和本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如果学生在专科阶段学的是非中文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二)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篇目见大纲文本)(三)本课程同其它文学课程相比,实践性较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则要多注意观摩和练习,通过必要的练习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还应注意综合利用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加强自学。(四)应该切实注意到本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学程”中的地位,可以充分运用“三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第一个层面是课堂教学层面,教学时采用学生课堂讨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侧重引导,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互动。课堂上的主体不是老师单纯的传道、授业,填鸭,而是转向对学生主体的引导与解惑。也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这个主体来决定教学的程度。因此,这个层面的关键词是引导。第二个层面,则是个别化学习的形式,是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形成进行答疑、交流,这样课堂延伸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延伸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