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非预设生成的引导策略33.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教学中非预设生成的引导策略33.doc

小学数学教学中非预设生成的引导策略3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学中非预设生成的引导策略策略三:临危不惧互动的课堂,必然有丰富多彩的非预设生成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要临危不惧,冷静分析,平和对待,尊重学生,实事求是,排除那些没有数学价值的问题造成的干扰,把意外转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使师生同时获得学习的愉悦,共同享受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平均数》时,为了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我设计了两次拍球比赛。第一次,3人对3人比赛,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只要比较两个队的总数就能决定胜负;第二次,3人对4人比赛,是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意在让学生体会到依据总数来判断谁胜谁负是不公平的,“怎样比才公平呢?”,利用这一冲突引入新的指标——平均数。但在实际教学时,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第二次比赛时,3个人的蓝队拍了141下,4个人的红队拍了140下,3个人比4个人拍得还多,那结果不言自明,根本就不需要引入“平均数”的概念,非预设的生成使我的教学设想落空了。结果不能更改,更不能重来。怎么办?在短暂的思索使自己镇定下来之后,我作了如下的引导:师:如果让红队再多拍1下,也是141下,这样红队和蓝队就打成平手了。生:就算是红队也是141下,那也不能是平手,人数不一样,这样也不公平。师:那怎样比才公平呢?生:分别把红队和蓝队每个人拍的次数在一起匀乎匀乎就行了。……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面对教学意外,没有拘泥于原来的教案不放,也没有被学生的这个意外打乱了阵脚,而是临危不惧,用一句“红队再多拍1下就和蓝队打成平手了”,把学生引入新的天地,巧妙地引入“平均数”这一概念,使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使得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