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激活课堂有效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闷课”现象,试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以焕发课堂教学的“共同体”的生命活力为主线,浅谈自己对激活数学课堂教学的看法。[关键词]知情融合生命活力激活课堂高效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材、教法等原因,“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表现为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激情,学生昏昏欲睡,也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加强交往、互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只有这个“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呈现,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那么,如何焕发课堂生命活力呢?笔者将从以下两点谈谈自己的认识。一、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心理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智力活动,以及推动和调控这种智力活动的动力因素来完成的。这种心理因素可以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引导和推动智力活动的作用,它具有三种功能:(1)激励功能,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以一种内驱力保证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之中,使整个学习活动能持久进行;(2)选择功能,它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的心理倾向,如学习过程回避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3)调控功能,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根据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调控学习的行为。如注意什么,忽视什么,强化什么行为,制止什么行为。例如,在数学学习中,一些学生不仅智力超众,而且整个学习活动富有激情和进取心,最后能取得优秀成绩;另有一些智力一般,但学习除了有毅力、自我控制力强外,对学习还充满热情,结果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可是,也有一些学生聪明、灵活,就是对学习不热情,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动力,结果不想而知。这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二)如何在教学中激活学生潜在的积极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要激活数学教学内容。陈旧、空洞、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理论往往被学生心理排斥,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严谨性,且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容易使人感到单调、困难。再加上教学过程的平铺直叙、波澜不惊,更使学生觉得沉闷、枯燥乏味。幸好现行的新教材合理设置一些问题,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学习“双曲线定义”时,我还补充例子:在中越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利用三个观察哨所听到越军炮兵阵地炮击时的声音时间差,便可判断越军炮兵阵地的确切位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通过引入这样战争中的实例,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动机,从而,迫不及待地参与定义的建立。在数学教科书的每一章,还都有不少探究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习题。因此,教师要激活有数学价值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会激励学生。心理学家伯利那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成绩会趋于下降。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课堂教学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情感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相待,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真实地向学生敞开,促进师生间情感交流,使之在学习中增强内心体验和心灵的感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喜恶,因此,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要讲究奖罚的策略,以免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就、自豪和被尊重的心理体验,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奖励要公正,不能带有过浓的主观色彩,一碗水要端平;奖励要多样化,奖励作为积极的强化因素,形式应该多样。如亲切的微笑、赞扬的评语、关心的动作等都构成事实上的奖励;奖励要有针对性,对优秀的学生要求可严格一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决不吝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教师都要大张旗鼓,给予肯定、表扬。二、唤醒“学习共同体”的生命,促进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充满激情,涌动着灵感,弥漫着人情味,让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共同体”成员的不断交往、互动,唤发了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欣赏的过程,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一)转变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