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劳动社会学.doc

劳动社会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UMPAGES13第一章绪论1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P12劳动者: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劳动领域中的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P23新制度主义学派: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2第二章劳动1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P222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P24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3三方关系:劳工、雇主、政府P274我国三方协调机制的职能主要是P29-30制定并监督实施涉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规和政策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双方已达成一致意见的集体合同草案需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集体合同订立的干预,也体现了三方原则的精神对劳动关系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形成共识研究并组织实施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指导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在劳动争议处理活动中,应当充分听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企业综合管理部门和工会组织三方的意见,反映三方的意愿,真正做到合法公正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对《劳动法》《工会法》等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最低工资率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的原则;社会保险费用的承担------养老保险费、疾病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方合理分担;促进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国家发展职业培训事业,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三者结合实施和贯切劳动就业方针,实行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三结合”就业方针5三次产业分类P3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6职业的划分P39职业的即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业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7职业结构P41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类型的劳动者在劳动者总体中的比例。职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劳动者社会地位与社会境遇的反映8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P45(1)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2)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3)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4)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9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P47-48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1)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2)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3)再次,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10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1)劳动时间的限制;(2)劳动速度的限制;(3)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改善;(4)特殊劳动者的保护P5011人际关系的概念P5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交往的过程中,由思想、感情、行为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互动关系及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1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社会、经济、政治还有直接具体因素:能力、品貌、气质、报酬、相似与互补、邻近与熟悉P52-5313劳动群体的特征P55劳动群体是一种组织,既劳动力的组织劳动群体是一个体系或系统,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结构劳动群体是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劳动群体间形成一定的组织文化,成员间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具有一套共同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14直线制结构P56直线制组织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组织结构,符合工业时代的许多需求15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P59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16劳动士气含义P61劳动士气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动积极性第三章劳动者1劳动者的特征P73(1)、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任何人只有达到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具有相当的体力和智力,即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才能成为劳动者。(2)、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劳动岗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也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合作群体。劳动岗位是人参与劳动,实现人与物的结合,以及人与人的结合的场所。(3)、处于劳动岗位的人,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劳动规范构成了劳动者的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使劳动者通过劳动不仅获得经济上的满足,而且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达到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