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及答案名师资料合集.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及答案名师资料合集.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及答案名师资料合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及答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第二单元摘取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宋词第4课柳永词两首——白衣卿相奉旨填词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骤雨(zhòu)千骑拥高牙(qí)B.罗绮(qǐ)珠玑(jī)暮霭(ǎi)C.雨霖铃(línɡ)都门(dū)无语凝噎(yī)D.重湖(chónɡ)羌管(jiānɡ)参差(cī)2.下列词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B.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C.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东南形胜,无案牍之劳形))B.eq\b\lc\{\rc\(\a\vs4\al\co1(异日图将好景,天将降大任))C.eq\b\lc\{\rc\(\a\vs4\al\co1(竟无语凝噎,有志者,事竟成))D.eq\b\lc\{\rc\(\a\vs4\al\co1(乘醉听箫鼓,昔人已乘黄鹤去))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执手相看泪眼A.洛阳亲友如相问B.故曰教学相长也C.民至老死不相往来D.两岸青山相对出5.下列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重湖叠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段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7.本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写景上有鲜明的层次,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答:8.南宋陈振孙用“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来评价这首词,请结合下阕谈谈本词是如何描绘承平气象的。答:9.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答:三、一法一练——融情于景《雨霖铃》将“多情”与凄凉的清秋傍晚景色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诗意的境界,从而表达了作者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如词开头不仅写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更重要的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做到了字字含情。怎样融情于景?①运用修辞,让景物有情。大自然中的景致是没有情感的,但只要我们运用拟人的手法,便可化无情为有情。②斟酌词句,让语言含情。力求用好每一个形容词,使景物神态毕现;用准每一个动词,使景物活灵活现。③让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进行间接抒情能产生含蓄美。但当情不可遏时,直接议论抒情能形成气势美,增强感染力。10.下面这首词与柳永的《望海潮》一样,上阕都写了杭州的景色,从情与景的关系看,两首词是否相同?为什么?水龙吟·西湖怀古陈德武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注],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注力士、天吴: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人。答:答案1.B2.A3.C4.A5.C6.(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杨柳岸晓风残月7.先写大背景,写出杭州全景;再写都市的繁荣景象;最后写钱塘江景色,层次分明。8.承平气象不仅体现在自然景物上,更体现在人们的活动中。水光潋滟的湖上飘荡着优美的笛声和悠远的歌声,作者从桂子、荷花写到钓叟、莲娃,有静有动,使美丽的西湖洋溢着生气,荡漾着快乐,充满了和谐,呈现出一片承平气象。9.上阕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