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时记趣第二课时.doc

幼时记趣第二课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喇嘛甸中学导学案年级:初一学科:语文课题幼时趣事课型预习+展示二、第一次合作探究1、全文共有4段,每个小组合力译读一段,要注意:①读懂文章写的内容;②你是怎么读懂的?你用了什么方法?(学生小组合作译读。教师巡回参与。)2、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吧!(学生接龙翻译。教师巧妙插话。)3、在大家的合作解读过程中,我们自己发现了很多方法,如查看法(查看注释、工具书)、换加法(换词、加字)、对照法(对照上下文进行推断)等等。可见,文言文是不难学的。现在,让我们充满自信,再读一遍课文。(生齐读)4、文言现象归纳1、一词多义。观:昂首观之(看)作青云鹤观(景象、景观)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感受、想象力)时:余忆童稚时(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介词,把)为: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从(当做)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观之正浓(代词,指“二虫”)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主备人张莎莎节数2备课时间2012.9.29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扫除生字词读音障碍,正确句读课文。2、扫除句义障碍,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中的特殊句式,并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难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产生的原因,“物外之趣”所体现出来的童心学法指导自主学习研究探讨导学内容一、检查复习:1、指名说本文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2、指名解释相关字词余稚明察秋毫纹理物外强素帐唳怡然称快凹凸以……为……邱壑神游浓拔山“而”和“之”的用法3、指名翻译相关语句。其:使其冲烟飞鸣(代词,代蚊子)常蹲其身(代词,代自己)神游其中(代词,代想象中的山林)而:拔山倒树而来(连词,修饰作用)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示承接关系)2、省略句。“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省略宾语。“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3、固定句式。作……观:当作……看以……为:把……当作…………为所……:表示被动,译为“……被……”三、第二次合作探究1、学生按小组合作探究。(1)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哪些事情?(2)怎么理解“物外之趣”?说说作者这种“物种之趣”是怎么样产生的?(3)你还有什么问题?2、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女生齐读)明确: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不同词语。不过我们从题目《幼时记趣》来看,文章主要还是写“趣”,写由观察“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3、怎么理解“物外之趣”?明确:“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乐趣。4、请男生齐读第2段,女生思考:本段中具体写了哪一种“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明确:(男生齐读)从蚊子飞舞中找乐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还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5、大家自由朗读3、4段,考虑一下,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地方的乐趣。(全班自由朗读)明确:“丛草之趣”。神游山林:“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鞭打哈蟆。6、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仔细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四、合作•分享扬州出版社要编辑《幼时记趣》现代版,你有无童年的趣事?说来听听,要善于从中发现事物的美妙。五、布置作业课外大家可选读一段《闲情记趣》的文字,将自己童年的趣事用笔写下来,成为现代版《幼时记趣》。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