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子安****吖吖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4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3、解决问题:能够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和符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小朋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准备了许多水果,邀请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庆贺自己的生日。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2、引导学生思考:这里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多少?怎样才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3、让学生动手数一数:图中有几只猴子?有几个苹果、几个橘子、几个香蕉?4、引入新课:这些物体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数字也有大小,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数的大小。(引出课题:比大小)。(二)引导观察,理解新知1、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数字来表示的。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学来说说。(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找了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或有什么话要说吗?学生讨论引出新内容。2、认识等号。(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3)、认识“=”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读作:3等于3(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3、认识“>”、。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引出大于号。师: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出示大于号。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2)认识小于号。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左边大,大于号;右边大,小于号”或“大于号开口朝左边,小于号开口朝右边”等。(4)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①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②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三)深入观察,灵活运用1、继续观察主题图,问大家还能说些什么?如:(1)猴子的只数比香蕉多,不够分,主人应先让客人吃。得到:3大于22小于33>22<3(2)同理,还可以得到:4>2,2<4等。2、创设情境:在草地上放着4个萝卜,跑来5只小白兔,如果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够不够?四、课堂小结,深化巩固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教师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大口朝较大数,尖尖朝较小数,大口朝左边大于号,大口朝右边小于号”。3、开放练习:让学生用1、2、3、4、5及“>”、“<”、“=”符号组成不同的式子,然后交流。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性质和联系。”作为一个最先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非常接受这个新理念,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而且是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做数学,使他们的课堂生动、有趣起来呢?我在学校开展的新教材研讨课中,就《桌子有多长》一课,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从中获得了点滴启发。教学实录:一、创设问题情境师:今天,学校要给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买新桌子,你们高兴吗?不过想问问同学们,咱们现在使用的桌子有多长?二、自主探究、体验思考1、估计和测量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或工具来量一量呢?想好后,请你动手量一量。(学生很快相出办法量)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量的,桌子有多长?生1:我是用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