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发展心理学考试说明绪论练习发展心理学理论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不仅考虑到了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了文化和社会因素。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第一阶段,婴儿期,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愿望的实现;第二阶段,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学龄期,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青年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第六阶段,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成年中期,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老年期,直至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由华生创立,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否认遗传的作用和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并且他的育婴箱、行为矫正、教学程序和教学机器的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学习。学习者不必亲自参与活动,也不须亲自体验到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以及他们接受的强化来学习。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动机过程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最近发展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到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已有的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他分析智力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其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发生质与量的变化。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个是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者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另一个是顺应,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发展的因素和发展的结构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者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儿童心理或者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感知运动智力阶段—儿童思维的萌芽(0-2岁),此阶段只形成了动作图式的认知结构。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表现为个体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个体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个体探索外部世界的最主要的手段是用手抓取物体和用嘴吸吮。在这一阶段,个体取得两大成就: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出现了“表象性思维”,其特点为聚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和刻板性。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此阶段的个体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但是还不能把逻辑运算运用扩展到抽象概念之中;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阶段12-15岁),此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不受具体内容的束缚,而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或从前提假设出发得出结论。此阶段的儿童开始掌握理论,并且开始具有了远大理想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和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和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练习论述题结合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的相关理论,论述心理学理论如何应用于儿童青少年教育。(1)简述弗洛伊德的理论,如人格结构理论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3)把这两个理论与儿童青少年教育联系起来,比如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联系如何重视性教育、重视人的本性等等。对埃里克森的理论,可以联系到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的重点和任务应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