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徽文化.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近代史论文-徽文化.doc

近代史论文-徽文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代史论文班级:会本三姓名:邓依玲学号:130311321徽州,古称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802750.htm"\t"_blank"歙州,又名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43424.htm"\t"_blank"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范围在以黄山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下设黟县、歙县、休宁、祈门、绩溪、鹜源(今属江西省)六县,为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310.htm"\t"_blank"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宋徽宗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19745/6031869.htm"\t"_blank"宣和三年(1121年),改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802750.htm"\t"_blank"歙州为徽州,府治歙县,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清代设立安徽省的“徽”也由此而来。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682.htm"\t"_blank"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9229.htm"\t"_blank"江南省,将其分为安徽、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141.htm"\t"_blank"江苏二省。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风景秀美自不必说,值得一提的是徽州文化。明汤显祖有诗云: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的山清水秀,环境宜人,很多避难或迁移的大官贵族,显赫世家和普通民众都被这里的景色吸引定居于此,更有不少文人墨客留恋于这里的景致迁移至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可以孕育独具特质的文化。徽州文化的形成不是偶然,正是古徽州这个特定的地域上才成就了这种文化的独有的内涵。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3575.htm"\t"_blank"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1891.htm"\t"_blank"中国汉族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5204034.htm"\t"_blank"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于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380.htm"\t"_blank"安徽文化。,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7189.htm"\t"_blank"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6134.htm"\t"_blank"敦煌学和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51665.htm"\t"_blank"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作为一名徽州人,自然要去一览其美景,感受其魅力。徽州的地理位置位于皖浙赣三省接壤的地方,外围群山环绕,受黄山、天目山、九华山、白际山、五龙山包围,中为休(宁)屯(溪)盆地。水系发达,有新安江、阊江,乐安江水系和水阳江、青弋江、秋浦河、黄盆河等河流将徽州地区与外界联系。这样一个外高内地,水系贯通的地形,成为徽州文化的形成的条件。群山环抱,地貌多样,使徽州地区通过陆路与外界联系不得不翻山越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但又由当地水系发达,水路交通给徽州的带来的方便,但是要通过新安江和阊江进入徽州需要逆水行舟,这样一个天然险阻,易守难攻,但又临近江南发达地区的地理环境,在战火纷争的时候,使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难所。徽州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