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教案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伤仲永》教案 (2).doc

《伤仲永》教案(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5课伤仲永本教案与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会正确地停顿。3、理解仲永故事的意义,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理解仲永故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有很深的印象。我们同学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可能会出现同学们七嘴八舌发言的情况,也可能会列举许多这样的故事,给予肯定,不要求详细述说,点到即可)由同学们所说的故事,我们可以得知一件事: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再来想想: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具有很高的天赋,小小年级就胜人一筹,但是,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了,那会怎样呢?(引导学生往这方面思考:即使天生天才,后天不努力学习,最终也会一事无成;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学们的发言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一个小天才慢慢变成一个一事无成的人的。二、介绍作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了解多少?(鼓励学生发言,甚至可以让学生背诵小学学过的《京口瓜洲》)。总结: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写了很多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本文借仲永的故事表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三、诵读练习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学习文言文,更应该注重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全班齐读。2、请一位同学朗读。(让学生自评,其他同学评价,此时恰当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的咬字、感情、节奏等事项)3、再一次感情朗读课文。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到黑板上写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四、字词积累指导学生学习同学们列举出来的疑难字词,相机补充注释:①世隶耕:属于②未尝识书具:曾经③父异焉:代词,指代这件事④即书诗四句:动词,写⑤并自为其名:自,自己;为,动词,题写上。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就,完成。⑦稍稍宾客其父: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代。⑧或以钱币丐之:有的人⑨父利其然也:利,以……为利;然,这样。⑩从先人还家:跟从五、复述故事、分析课文1、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复述一遍这个故事。2、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哪几个?同学们认真想一想。(鼓励学生发言,总结如下)(1)五岁――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二十岁――泯然众人矣。3、“泯”是什么意思?消失,指才能消失。4、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父利其然也”、“不使学”)5、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很愚昧的人。(目光短浅、鼠目寸光……)6、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惋惜、哀伤六、课堂练习完成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内深化”部分内容。七、语言表达、写作练习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故事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写作训练本子上。八、布置作业完成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外拓展”部分内容。九、教学反思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