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期末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期末复习要点.doc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期末复习要点.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期末复习要点(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第一部分民间歌曲(名词解释)劳动号子的双重作用(名词解释)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田秧山歌:又叫“田秧歌”“田歌”“秧歌”“薅草歌”,以山歌体裁为主,又常使用号子和小调的体裁因素。小调: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一种,又称小曲、俗曲,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形式,另一方面,由于小调传唱方面的复杂性,也使小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复杂性。无锡景调:汉族民歌时调的一种,兼有抒情(南方)和叙事(北方)的性能。民间舞蹈音乐:综合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等民间音乐因素,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传统音乐体裁形式。百戏:汉魏之际,流传于民间、官方筵席、仪典的各类民间舞蹈、音乐、杂技、幻术、武术、滑稽表演等花鼓舞:狭义:安徽凤阳花鼓,广义:南方的安徽花鼓灯,湖南地花鼓,江西夹湖花鼓。秧歌:汉族歌舞主要形式一种,音乐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类,器乐主要用于大肠舞蹈,声乐主要用于小场民歌与小戏演出。木卡姆歌舞:其一是像麦西热普那样,作为大型声乐器乐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是像多朗木卡姆那样,自身便是一个风格较为单纯的民间歌舞组曲。成相篇:战国时期,荀子,注意名称变文:是说唱音乐正式形成的标志。P226-P227P230-P231乐种(名词解释)八音: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称为“八音”,其八类金、石、土、木、革、丝、匏、竹代表性乐器:“金”如编钟。“石如磬。“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瑟等。“竹”如笛子“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二声。曾侯乙编钟:64件(钮钟19件,甬钟45件),楚王送腹钟1件P232第二部分花儿会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众多民族劳动号子典型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汉族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花鼓调《凤阳花鼓》又称为:《凤阳歌》玩调是云南省沧源县佤族民间的风习性多声部舞歌十二木卡姆是由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三部分组成的大型歌舞套曲京剧老生三杰是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新老生三杰:孙菊仙、汪桂芬、谭鑫培(了解)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梆子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古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十面埋伏》是:琵琶武曲第三部分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263教育与传承功用人生礼仪功用祭祀与驱邪功用交际功用简述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265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旋法中国民间舞蹈及舞蹈音乐应该如何怎样分类267请简述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历史发展过程269什么是说唱音乐答:说唱音乐是讲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说唱音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文体上韵散兼用,叙事与代言相结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一人多角”);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传统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戏曲的主要特征1、综合性2、程式性3,舞台表现的象征性简述戏曲音乐的基本构成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声乐:包括唱腔和念白两部分。它们是戏曲的主体成分。戏曲的唱腔里可有独唱、对唱、重唱、齐唱、合唱、伴唱以及“帮腔”等。大多数剧种主要使用独唱和对唱。戏曲的念白包括韵白和散白。器乐:戏曲里承担器乐演奏的组织,习惯上被称为“文武场”(或称“场面”),它是“文场”与“武场”的合称。“文场”一般指笛子、胡琴、琵琶、扬琴等管弦乐部分。“武场”一般指打击乐部分(一些重乐器如唢呐、大号,在一些剧种中,也归入“武场”)。试述我国民间歌曲的历史发展脉络简述唐代琵琶形制的变革答:唐代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在乐器改革方面,巧妙地将传统直项琵琶与外来曲项琵琶结合起来。保留曲项琵琶梨形、曲项的形制特点,即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逐步舍弃曲项琵琶用拨子弹奏,沿用直项琵琶用手弹奏;在曲项琵琶上将原用四相改用直项琵琶的多柱,由原来十二柱变成十四柱;在演奏上改变曲项琵琶的横弹为直项琵琶的竖弹。由于乐器改革上的大胆吸收和合理取舍,使演奏上获得新的飞跃。第四部分我国民间歌曲的历史发展脉络答: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国风》记录了周初至春秋中期近500年间15国的民歌,这一时期在古代文献中,也有我国江苏、浙江地区的民歌。而楚国的民歌,有一部分经楚国政治家、诗人屈原系统集中和加工整理,存留于《楚辞》和《九歌》中,《楚辞》中的其他作品。汉代的“相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