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区域内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拓展构想均衡发展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追求。而园际之间、城乡之间、公办与民办之间的参距影响和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毋庸置疑。如何发挥公办园资源优势,推动全区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我的思路是:一、保证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学前教育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民生工程。因此,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就是对未来的投入。学前教育虽然属于非义务教育,但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且因其是教育的起点,从根本上关乎教育的公平。保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学前教育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事实已经证明,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不能依*剥夺来解决,而应以给予来改变。对于长期接受政府投入的公办园来说,具有示范水平是基本条件,努力起示范和辐射作用是基本职责,公办园必须对民众和对政府负责,对全区学前教育水平提高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二、培育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低待遇和低收入,与其繁重而琐碎的保教工作负荷和专业化的身心付出代写硕士论文,以及学前教育作为公共性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不相匹配,使其成为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极大地削弱其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使得优秀人才难以扎根于学前教育事业。尽管教办园师资队伍素质有明显优势,仍是一个相对概念。长期以来的正编教师编制设置停滞、数量只减不增,聘用教师身份不明确、工资待遇无保障、同工不同酬等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健康发展的瓶颈,而人力成本逐年增加、队伍不稳定、专业发展受限等困难日益凸显,亟待关注和着力解决。三、探索多元化办园体制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构建全方位开放的学前教育体系,探索“名园+新园”、“公园+民园”、“强园+弱园”、“城园+乡园”和城乡之间、园所之间建立“发展共同体”等多种办学模式,尝试以公办园为中心,辐射、覆盖各类幼儿园的园际联动、城乡互动、结对共建、资源共享的集团化连锁式办学,如通过改建、扩建等途径扩大公办园数量;鼓励公办园利用既有资源和社会声誉,承办小区配套幼儿园,托管薄弱民办园,联办乡镇园等,输出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功的管理经验,通过公办园在师资、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和示范,带动、提升教育品质,使公办园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实现共享代写论文、拓展和延伸,其投资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与发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整体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四、关注乡镇园建设把乡镇中心园建设纳入教育整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还中心园独立地位,以中心园为纽带,规范、提升乡镇学前教育质量,使教育公平惠泽同一片蓝天下,同样有梦想的农村孩子。五、加强民办园规范与管理在“动员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教事业”政策引导下,各种形式和类型的社会力量办园如雨后春笋,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层次家长需求,同时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推动了教育的进步与繁荣。如今,占全区园所总数98%(不一定准确)的民办园其主体地位已确立,它将在学前教育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也是必然。但同时,民办园管理、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队伍不稳定、品质不尽人意是不争的事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民办园生存与发展的掣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建议加强对民办园的审批、年检、督导和评估,依法保障民办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社会保险、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同等待遇;强化对民办园保教工作的规范、指导和服务,引导幼儿园上等级、创品牌、成名园;建立对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制度,通过公办园在管理、业务上的示范引路、结对帮扶、巡回指导,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入好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