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第一节程序性知识概述第二节智慧技能的形成第三节认知策略的学习第四节动作技能的形成1、掌握程序性知识的概念,理解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关系。2、识记程序性知识的种类。3、能够举例说明智慧技能形成理论。4、理解智慧技能的培养。5、掌握影响策略学习的因素以及促进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6、能够举例说明动作技能形成阶段7、理解动作技能的保持和迁移以及动作技能的培养一、程序性知识的概念二、程序性知识的种类一、程序性知识的概念(*)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解决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R.E.Mayer&J.R.Anderson.1987)程序性知识的本质是一套控制个人行为的操作程序,包括外显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活动。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关系(*)区别:(1)从基本结构看:陈述性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掌握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程序性知识是动作或产生式,形成其关键是对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2)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程序性知识是相对动态的,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3)从意识控制程度看:陈述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程序性知识意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4)从学习速度看:陈述性知识学习速度较快,但遗忘也较快;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较慢,但遗忘也较慢。(5)从记忆储存看:陈述性知识储存呈现非独立的网络性,其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程序性知识储存呈现独立的模块性,迁移具有序列转移的特性。(6)从测量角度看:陈述性知识通过口头或书面“陈述”或“”报告的方式来测量;程序性知识通过观察来测量。联系:一方面,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必要条件,人们掌握的陈述性知识越牢固,越有助于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对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程序性知识掌握的重要性:首先,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之更经济合理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二、程序性知识的种类(*)(一)智慧技能智慧技能也称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加涅:智慧技能是将已习得的知觉模式、概念、规则运用于实际情境,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认知心理学家根据自动与受控维度,区分为受意识控制的智慧技能和自动化的智慧技能。尽管不同国籍的心理学家对智慧技能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在他们的看法中却都蕴藏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第一,他们都认为智慧技能不是单一因素构成的,是复杂因素构成的;第二,智慧技能也是一种操作方法,其发展存在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二)认知策略布鲁纳:认知策略是个体解决思维问题时采用的思维方法。里加尼(J.W.Rigneg):认知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得、保持和提取各种不同的知识和作业的运算和程序,这些运算和程序可以是认知的信息加工,也可以是受认知控制。福雷斯特和沃勒(Forrest&Waller):认知本身就是一种策略。其他学者: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在意义上相同,只是表述不同。加涅: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记忆、思维等内部加工活动。本教材观点: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内部组织起来的,调控学习、思维等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关于认知策略的分类标准,由于对认知策略的性质存在争议,不同研究者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些心理学家将认知策略仅限于创造性解决问题中的思维策略。如,怀特和维特洛克。但更多的研究者将认知策略扩展到一切认知过程,凡是涉及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一切认知领域的策略都是认知策略。如,李伯黍。(三)动作技能克伦巴赫:动作技能是习得的,能相当精确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的一种操作。加涅:运动程序性知识是协调运动的能力。我国传统的观点:认为动作技能是依靠肌肉、骨骼、相应的神经系统实现的活动方式。我国现代的观点: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尽管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动作技能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动作技能的构成包括三种成分:动作或动作组、体能、认知能力。动作技能的种类:连续和不连续动作技能开放性和封闭性动作技能内循环和外循环动作技能(工具性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粗大的和精细的动作技能一、智慧技能形成理论二、智慧技能形成的特征三、智慧技能的培养一、智慧技能形成理论(一)加里培林关于智慧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