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用户必看精编】.docx
上传人:子安****吖吖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美术教案【用户必看精编】.docx

大班美术教案_19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美术教案【推荐】大班美术教案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班美术教案篇1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运动姿态目标:1.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不同动态特点,初步学习表现人体的动态。2.产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准备:ppt,纸人,画纸,记号笔,剪刀。过程:1.看录像,聊聊运动项目(1)小朋友,你们喜欢运动吗?你们平时都爱做一些什么运动呀?(2)播放视频,看看你都知道哪些运动项目?(3)在这段录像里面,你看到了什么运动项目?2.看图片,分析运动动作(1)播放ppt,你最喜欢哪个运动项目?这项运动的动作是怎么样的?(2)播放图片,幼儿模仿运动动作。(3)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纸人,你还能摆出其他的运动造型吗?3.赏作品,完成动态创作(1)(ppt播放《掷铁饼者》图片)这是一位外国雕刻家的作品,他雕刻了一个男子在掷铁饼的`运动,这个掷铁饼的人张开的双臂就像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让我们感受到了运动的力量。(2)看着这样的作品,接下来请你也用上你的纸人,画一画、剪一剪,最后我们一起贴在这张画纸上。大班美术教案篇2一、活动背景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对此更是喜爱有加。该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一样。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活动抓住大班幼儿喜欢画画的这一特点,逐步激发其探究兴趣,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提供条件,让幼儿自始自终感受探究的趣味。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小框红色、绿色各6个;黄、红两种折好的长方形纸,每人1张,没有折过的绿色纸每人一张;记号笔每人一支;作品展板一块。2.经验准备: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三)活动过程:1.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1)幼儿表述自己擅长画什么。师:你最擅长画什么?幼:小兔子(哦,你最擅长的是动物)、汽车(交通工具是你最拿手的)、大树(哦,你植物画得不错,是吧)、妈妈(哦,你妈妈听了肯定很开心)……(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师:今天汪老师也想请大家来画一幅画,请大家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什么叫“顶天立地?”师小结:就是头顶天,脚踩地,所以要画得高,画得大,撑满整张纸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顶天立地的小人”。(3)幼儿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幼儿操作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要“头顶天,脚踩地”。(评析:此环节虽然让幼儿绘画的是简单的单线小人,但挑战的是大班幼儿的观察习惯与观察技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幼儿能准确表现自己看到的图片。强调画“顶天立地”的小人,是下一环节在折纸上画“小人”做准备,为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笔。)2.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师:这张黄色的纸和刚才的那张有什么不一样?幼:被折过了。师:请小朋友在这张折过的,有折线的纸上同样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提醒:不受折线的影响画小人。(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师:小人怎么啦?哪里断开了?幼1:手断开了。幼2:身体断开了。……(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师: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怎么连?幼儿上台尝试连线。师小结:在折痕断开的地方上下(左右)连起来,断开的地方都要连起来。(4)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师:你想让小人的哪里变形?幼:头变形、脚变形……师:想想应该怎么画呢?师小结:把要变形的部位画在折线上,把断开的地方用线连起来。师:画一张与众不同的。(评析:此环节幼儿尝试在折线上画“小人”、连线,通过观察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变”与“不变”的原因,发现“变”的不同,寻找变化的关键“秘密”。继而通过第三次绘画,让幼儿体验变化的乐趣,从无意转向了有意想象与创造。而这里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3.幼儿展示、欣赏作品。(1)幼儿观察、讨论最有创意的作品师:你觉得哪张作品最有创意,变形以后像什么?(2)欣赏课件各种动植物、水果、交通工具的变形效果。(评析:此环节幼儿相互讨论有创意的作品将活动推向高潮。欣赏课件部分又一次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三、活动反思哈哈镜中人物的夸张形象常常让人嬉笑不已。孩子们对此更是喜爱有加。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由于画在了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非常类似于照哈哈镜的.效果,充满童趣,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