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教学案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三作文教学案1.doc

初三作文教学案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初三作文教学案1作文写作技巧:(一)小处选材。选材应该尽量自己生活当中撷取素材,但要扣住大的话题,从某一个侧面或一个很小的角度入手,这样就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比如:“幸福”这个话题,不要摆空架子,讲大话,诸如“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身在福中要知福,要想想革命前辈,如何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已有的幸福生活,我们理应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其实,只要从小处入手,写一件平凡小事的记叙文或散文,会比那些说空话大话的文章要好得多。如:描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年饭的场面;生病住院后家人朋友亲切关怀、照顾、问寒问暖,同学关切问候;年迈的老人除夕之夜盼儿女回家团圆;还可以用镜头组接的形式展现几种幸福生活的图景,例《幸福是多彩的》。(二)深挖主题。话题作文除了选题取材不能空泛之外,还应注意立意深刻,主题深远,因此,选材时要从细枝末节深入挖掘,或表现人生哲理,或表现心灵感悟,或关注社会民生,或思考人生弊端,或放言环保责任。例《蝴蝶翅里的感动》(三)敢于创新。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所谓创新,就是要求要打破旧的观念,注入时代的新意。写法也还要与众不同,包括语言表达、取材构思、立意主旨等方面,都应新颖独特,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兴奋之感。在这里,我们还想谈谈拿到作文考题后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帮助你顺利应考,取得理想的成绩。(一)周密审题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中考时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在作文基本功较好的情况下,只要文章符合题意,一般能保证二类文的成绩。那么如何审清题意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辨明文体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考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如《国庆之夜》涉及了时间,《放学路上》涉及了地点,《我家来了客人》涉及到了地点、人物、事件,《家乡变了》涉及到事物的发展和结局。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小事不可小视》、《不要惧怕困难》,判断起来就更加容易了。(3)中考考查说明文的情况很少,即使有,一般也对文体有所提示。应用文试题则明确要求写通知、启事、书信等等。2.要看清题目要求一般中考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例如题目:在阳光下成长要求:(1)写成记叙文,适当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3)字数500~800,不足500或超过800的,每25个字扣0.5分。以上要求应该说是很具体的、明确的,但在实际考试中仍会有少数考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一定要注意的。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来。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我的脚印》一题也决不是要描写真实的脚印,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件。对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2(二)妥善立意审题完毕,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妥善立意了。所谓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在记叙文中,“立意”是文章通过写人记事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在议论文中,“立意”指的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对立意的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要鲜明。文章歌颂什么,批评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旗帜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二是要正确。中考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议论文要“观点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三是要力求新颖、深刻、有创意。这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三)编写提纲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结构全文了。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要做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