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駢文之初祖是-李斯<諫逐客書>駢文的特點:1.語言對偶,只用小部分散句以貫串文章。2.四六句式,故又稱「四六文」。3.音韻諧協,平仄交替。4.多用典故,以表現典雅委婉的風格。5.詞藻華美,但有內容空泛之弊。王勃《滕王閣序》名句:主要形式是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一)歷史散文:《尚書》是散文之祖;《左傳》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具簡鍊俐落之美。《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敘的是戰國時期謀臣策士們的言行,富有高度的文價值。編年體(二)哲理散文: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諸子散文蔚為大觀,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1)春秋戰國之交:《論語》-對話簡潔,人物鮮明;《墨子》-文字樸質,善於說理。(2)戰國中期:《孟子》文氣雄健,滔滔雄辯;《莊子》大量使用寓言,想像新奇。(3)戰國末期:<荀子>長於論辯,開漢賦先河;<韓非子>議論深刻,邏輯清楚,大量使用寓言。二、秦漢散文紀傳體本紀列傳三、六朝散文(流行駢文)四、唐宋古文運動(二)中唐-反對華而不實的駢文,主張文以載道,力求文章內容充實,文章形式創新。韓愈《師說》;柳宗元《永州八記》※古文運動在唐並未成功,晚唐五代,駢文復起。(三)北宋-歐陽脩力尊韓文,主張明道致用歐陽脩《醉翁亭記》;王安石《傷仲永》;曾鞏《墨池記》;蘇洵《六國論》;蘇軾《留侯論》;蘇轍《黃州快哉亭記》。三蘇父子比較著作五、明代散文(三)公安派: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主義,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有各個不同的時代,即有各種不同的文學,反對貴古賤今,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重視民歌與小說。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為代表,時稱三袁。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六、清代散文(二)湘鄉派:繼承桐城派曾國藩,字滌生,湖南湘鄉人。在政治上,《清史》稱之為中興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