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后“茶馆式”教学上世纪80年代,段力佩提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茶馆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我们把学生掌握间接知识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称作“书中学”,把学生掌握直接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称作“做中学”。这样,后“茶馆式”教学就从“茶馆式”教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发展成“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做做”。我们所说的“做做”不是简单地做练习,而是“做中学”,即研究性学习,这样使我们的教学方式更加完善。找准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干预因素。学校常态教学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1、从总体上看,教师讲得太多,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即使有学生自己学习的环节,但学习方式也是单一的。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并没有关注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是怎么想的。3、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提问的意义何在,讨论的意义何在,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4、教师对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的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后“茶馆式”教学提出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干预因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其内涵不仅包括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也包括研究性学习;不但包括学生个体自己能学会的,还包括学生群体自己能学会的。因此,这一关键干预因素,既颠覆了教师讲得太多、太滥的情况,也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既然后“茶馆式”教学强调“书中学”和“做中学”两种方式并存,那么什么内容更适合“做中学”呢?“做中学”主题的确定一般有三个方面的依据:①核心知识或核心概念。②要掌握某一知识或认同某一概念,学生可能缺少相关的经历,或者经历不全面。因此,“做中学”不但强调最后的结果,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经过“研究”和“做”的过程,学生是很难掌握一些知识、概念或方法的。另外,经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③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中学”的方式一般需要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不一定是教材中的直接标题,而是应该把知识、概念演变成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从表面看,这一干预因素要求教师摒弃过去那种一味追求讲得正确、完整、生动,一味把教师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唯一途径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正确、完整。在各学段、各学科中,都有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部分,只是学段不同、学生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比例也不一样。由于要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就要回答和解决以下系列问题:①要判断学生是否自己能学会,一定要让学生先学。②让学生先学,这个先学是课前学习,还是课上学习?如果安排在课前学习,是否要减少学生其他的家庭作业,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③学生先学,有很多方法,哪种方法的效果更好。比如,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还是做练习;是讨论,还是做实验。④如何检验学生哪些已经学会,哪些没有学会?⑤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自认为已经学会了,但实际上学生还是不会,怎么办?如何解决?有什么方法让他们暴露问题?⑥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有的学生还不会,这时教师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