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doc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哲学引论课程的总复习,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一是把本课程的考核说明简单介绍一下;二是逐章进行总复习;三是谈一下期末考试的题型,并结合实例就答题方法等问题进行一些具体指导。关于这门课程的考核说明,主要是想说明四个方面的情况。1.本课程考核说明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化了主观性评价,而淡化了客观性评价。这是由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的。2.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占20分,是“开放教育试点”的特色。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实践学习和记分作业三种形式。也是主观性成分大大加大。3.期末终结性考试的题型。四种:选择题(10道小题,20分);辨析题(4道题目,20分);简答题(3道小题,30分);分析题(1道题目,30分)。4.期末考试采取开卷形式。开卷考试应该注意的事项:我们知道,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所有哲学问题都是开放的,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这也是哲学引论之所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初衷。至于开卷考试要注意的问题,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既不能照搬教材,也不能脱离教材;二是既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又要避免过度发挥。这是两个必须遵守的原则。至于具体的注意事项,我们在后边将结合具体的题型再详细讨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总复习《哲学引论》这本教材的内容框架(1)本书内容的安排,采纳的是康德关于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划分的框架。康德把哲学的内容区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理论哲学包括形而上学和认识论,而实践哲学是伦理学和美学。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对哲学内容的划分,也最符合哲学学科历史演进的实际情况。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2)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我们在学习主要是一门西方性的学问的哲学时,要把中国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结合进对它的讨论中去。于是,就有了本书中关于中国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的讨论。而且,这些内容和观点的讨论,是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相应的内容和原理来进行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3)为了帮助读者从一般原理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学科特性,除了对它的具体内容详尽加以区分和讨论以外,还开辟专门的章节(第一章)讨论哲1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的特性。这主要是为了解决许多人即使在学习了哲学之后,还不能真正理解“哲学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的矛盾现象。另外,“结语”部分试图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同作一总结。所以,“第一章”和“结语”是互相呼应的。(4)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与第七章“当代哲学”互相呼应,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背景性的知识。但是,第二章与第七章又有一些不同。第二章是对已经过去的哲学史的讨论,其观点及流派区分相对稳定。第七章则有所不同。当代哲学是指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或最新流派,它至今仍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理论形态并未完全定型。所以,这一部分的讨论,我们只选取最新、最有代表性,并且具有承继关系的理论流派加以讨论。各章内容的重点、难点第一章“哲学总论”。重点:哲学的问题;哲学的价值。难点:哲学的概念;哲学与语词。理解的枢纽: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学习建议:1.从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两者之间关系的演变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哲学的概念。2.从哲学的问题意识的角度出发,加深学生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领域及其重要问题的认识。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重点: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形态。难点:中西哲学的碰撞与交流。理解的枢纽:“phenomena”与“noumena”的关系,即西方哲学围绕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展开自己的历程,而中国哲学则围绕建立道德形而上的真理范畴而展开自己的历程。学习建议:21.根据中国的历史分期和中国哲学以儒、道、释三家为核心的特点,进行中国哲学史略部分的教学。2.根据西方的历史分期和西方哲学以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为核心的特点,进行西方哲学史略的教学。第三章“形而上学”。重点:一个是本体论的三种不同形态,另一个是自我论的不同表现。其中,自我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决定论与自由的关系问题。难点:本体论的三种形态及其区分。理解的枢纽:“Being”的内涵;身心关系以及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学习建议:1.从中西哲学的差异角度,理解古希腊宇宙论和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区别。2.从西方语言(拼音文字)和汉语(象形文字)的差异角度,理解“是论”、“在论”和“道论”的区别,以及这三种本体论对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不同作用。“道论”和“在论”的区别是难点,大家注意把握。这两种本体论形态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按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