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李时珍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李时珍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李时珍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三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李时珍北师大版2019李时珍,字东壁,暮年号濒湖隐士。公元1518─1593年(明正德十三年─万历二十一年),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医药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近四百年来,不断为国内外人士所称颂。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总结我国明之前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具备了初期植物形状分类学内容的伟大著作。李时珍出身于世代业医的家庭。祖父和父亲李言闻都是热心替人诊治疾病的医生。由于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时珍自小就爱好和熟习草木虫鱼的学问。他聪明好学,很小的时分,就能够把大段难懂的《释鸟》、《释兽》等文章背诵如流。李时珍虽然自年轻时分起,就热爱医学,但也确实看到官僚、乡绅、豪商,轻视、欺侮他父亲的情景,加上他父亲的压力,最初也曾想经过科举,完成他父亲对他的期望。但是经过三次去省城武昌应试失败以后,便决心按照本人的志愿──学医,并从医药学方面求得发展──开始走本人的道路。在李时珍的决心请求和保证面前,父亲赞同了。从此,开始了他的医生生涯。在以后的年月中,他一方面刻苦研讨古人的医药学著作,一方面行医看病。由于他酷爱医学,勤奋好学,勇于理论,因而,在医学上的才华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很多疑问病症,经他治疗,大都能很快的得到解决。由于他医术精湛,在公元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被荐送到北京太病院。但在太病院他却没有遭到应得的注重,官职很低,然而却使他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在那里,他浏览和见识了不少在别的地方不能看到的书籍和药物。在太病院工作了约一年工夫,他就托病辞职了。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摆布,李时珍回到蕲州,至此,完全摆脱了官员生活,专心致志于《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和为群众治疗疾病。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这位为我国医药学贡献了毕生精力的伟大中医药学家与世长辞了。李时珍死后,埋葬在蕲州瓦硝坝故居不远的雨湖南岸,近四百年工夫了,他的墓址仍然尚在。李时珍把他终身的次要工夫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医药学事业。他除了为群众治疗疾病之外,次要集中的体如今他的著作里。特别是《本草纲目》当中。他经过亲身的医疗理论,深入地认识到前代医药学家的辉煌业绩,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理论上、观察上的缺点、错误,特别是历代药物学著作"本草学"的很多缺点、错误。他认为如果对药物的解释混乱和分类得宜,就很容易把医生带到错误的道路上去。他在父亲的赞同下,立志把旧的"本草",加以补充、整理。“本草学”从《神农本草经》起,不断到宋代唐慎微编着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止,可以说是紧紧地衔接着前进的。但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后,却没有大的发展,他便决定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基础,把古人漏掉的,或没有发现的,和经群众理论用之有效的药物补充进去,使天地万物能充分的得到运用。当时李时珍才只需二十几岁,学问和经验虽然已逐渐丰富,但与他的雄心宏愿远远不相顺应,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理想,据传他曾“读书十年,不出户庭”。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三十五岁时,他在经过长工夫预备以后,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先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脚印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和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八百多种,历时二十七年,毕竟在他六十一岁那年(1578年)写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之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打破。李时珍治学严谨,在《本草纲目》写成后,为了把这部书编写得更充实、更齐备,又用了十多年工夫,做过三次大的修正,每次修正,几乎都是颠覆成稿,重新编写,直到大约1590年摆布开始刊刻为止。李时珍在治学上不畏强权,敢于坚持真理。在1545年前后,皇帝朱厚熜,不理朝政,企图成仙,整天和一些方士鬼混,在宫中设立坛醮和炼金所,梦想炼成“不死之药”。在此影响下,各地方士的活动非常猖獗,炼制丹药的风气极为流行,使不少人竟然认真地服起丹药来。李时珍站在医生的立场上,真实看不下去,便冒着违犯统治者意志的风险,毫不掩盖的列举现实,把服食丹药的害处,讲给群众,使大家明白:方士的话不符合医药学的科学道理,食服丹药是愚昧的自杀道路。为了教育后人,他还把这些认识和思想写进了他的著作。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讨,是李时珍治学精神的又一突出表现。他在研讨工作中,遇到成绩,总是看了又看,听了再听,不断思索,尽最大限制地去直接调查了解。他开始写《白花蛇传》的时分,最初在药贩子那里找材料,但当他知道贩子所收的蛇,不全是真品时,就亲自多次跑到出蛇的龙峰山去观察了解,结果他不仅很清楚地看到了白花蛇的外形,活动规律,而且,还了解到了有关白花蛇的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