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资料】针灸治疗学妇科PPT.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用资料】针灸治疗学妇科PPT.ppt

【实用资料】针灸治疗学妇科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针灸治疗学妇科课件优选针灸治疗学妇科课件月经生理特性月经生理特性周期:28-30天(±1周)经期:3-7天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肾阴虚:出血量或多或少,色红粘稠,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月经不调—护理及注意事项痛经-常见原因(了解)气质血瘀---太冲、合谷“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治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中极---调理冲任,疏通下焦对于病势急,大量出血,出现虚脱时应及时抢救,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继发性闭经: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停止月经在3个周期以上。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肝脾调和月经按时而下特殊月经现象:并月(2月一至)居经或季经(3月一至)避年(1年一至)暗经: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月经生理特性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概念月经不调—病因病机月经不调—病因病机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治疗月经不调—治疗月经不调—治疗月经不调—护理及注意事项崩漏崩漏—概念崩漏—病因病机崩漏不调—病因病机崩漏—针灸治疗崩漏—针灸治疗崩漏—其他治疗崩漏—护理及注意事项闭经闭经—概念闭经—病因病机闭经—针灸治疗闭经—针灸治疗闭经—其他治疗闭经—护理及注意事项痛经痛经-概念1.以青年女性多见;2.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为原发性,多见于青少年女性;3.因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而出现的痛经,为继发性,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注意经期卫生,少进生冷及刺激性饮食;对于病势急,大量出血,出现虚脱时应及时抢救,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痰湿阻滞: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神疲倦怠,白带量多,苔腻,脉滑。血海—理血调经《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三阴交---健脾益气,促进脾之统血作用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加强营养,忌食辛辣及生冷饮食,防止过度劳累。血滞经闭(见于继发性)主症:阴道缠绵不断流出如涕如脓、气味臭秽的浊液。1厘米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2-4点,每月1次。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③周期性疼痛(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坠感;操作:每次选2-4穴,毫针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为原发性,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年轻女性中年女性痛经-病因病机主症①经期或行经前后②下腹部(或痛引腰骶)③周期性疼痛(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坠感;或隐痛、坠痛喜揉按,或绞痛、灼痛、刺痛拒按)④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天,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或四肢厥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痛经-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痛经-针灸治疗耳针:内分泌、交感、神门、内生殖器、皮质下、肝、肾、腹。穴位注射:辨证选用注射液,穴注体针之穴位(常用:上髎、次髎)皮肤针:下腹任脉、腰骶督脉、肾经、胃经、脾经、膀胱经穴。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穴位贴敷:痛舒宁硬膏(成药)剪成4厘米见方,于经前或经期贴敷穴位上,每日更换1次。痛经-转归及预后1.注意经期、产后卫生;2.经期保暖,避免受寒;3.保持心情愉快,气机畅达;4.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药物及生冷之品。5.避免行经期间剧烈运动和过重体力劳动。带下病正常带下:妇女阴道内流的一种无色、粘稠、无臭液体,其量不多。带下病: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及局部症状者。至于行经期间、经前或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者,属正常生理现象。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妇人大全良方》“夫带下俱是湿症。”——《傅青主女科》主症:阴道缠绵不断流出如涕如脓、气味臭秽的浊液。辨证分型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差、少腹或小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脾虚湿困: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納少便溏,舌淡、苔白或腻,脉濡弱。谢谢观看!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