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培训课件.ppt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掌握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熟悉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病毒性脑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概述CNS感染性疾病根据病因分类: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感染类型非病毒性感染CNS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的部位分类: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实质。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膜炎: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脑膜脑炎: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CNS感染途径:血性感染直接感染神经干逆行感染第一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部分病人以全身性或部分运动性癫痫发作首发。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错觉幻觉及各种妄想,可为首发症状。意识障碍表现为:模糊或谵妄,嗜睡、昏睡,昏迷或去皮质状态。也可为首发症状。神经症状:偏盲、偏瘫、失语、眼肌麻痹,共济失调,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挛,脑膜刺激征等弥散性及局灶性脑损害表现。重症患者可因广泛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高压,甚至脑疝死亡。(一)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漫波,以颞叶、额区明显,也可出现颞区尖波、棘波。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重者可明显增高;细胞数明显增多,以淋巴细胞或多形核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一般为50-100×106/L;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脑脊液病原学检查:HSV-lgM、-lgG特异性抗体检测,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即可确诊;CSF中HSV-DNA检测,部分病例用PCR能检测出病毒DNA,标本最好在发病后2周内送检。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诊断依据: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弥漫性异常。头颅CT或MRI发现颞额叶局灶性出血脑软化灶。确诊尚需选择如下检查(任选其一):脑脊液中发现HSV抗原或抗体;脑组织活检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函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脑脊液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PCR检查脑脊液中其它病毒,以除外其它病毒所致的脑炎。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根据结核病史或接触史,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结合CSF淋巴细胞增多及糖、氯化物含量减低等特征性改变,CSF抗酸涂片和PCR检查等可做出诊断。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更昔洛韦(Ganciclovir),作用是阿昔洛韦的数十倍,毒性较低。5-10mg/(kg·d),静点,每12小时一次,疗程14-21日。副作用:肾功损害和骨髓抑制,停药可恢复。激素治疗全身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护理。恢复期可行康复治疗。第二节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重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难点: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全身免疫缺陷疾病的病史。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早期有不规则低热或间歇性关节痛。脑膜刺激征明显,精神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癫痫发作,颅神经损害,颅内高压征。预后差。CSF压力高,细胞数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墨汁梁色检出隐球菌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起病急,高热、症状重。多伴有感染性休克或全身败血症表现及皮肤出血点,皮疹明显。脑脊液早期可为清亮,稍后混浊或呈米汤样;细胞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治疗WHO建议的一线用药激素治疗辅助鞘内注射其他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