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项目化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德应用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课程注重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知、情、行的关系,突显明理、循情、导行的特点。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如果是真正的学生主导,把课堂交给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我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道德与法治观念,提升其合作探究能力,引领学生主体真正投入学习活动,积极思考、主动体验,提升思维品质和能力。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合作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在小学的过程中是一门小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关系着学生的整体素质,那么,在小学道法课堂中如何应用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并通过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式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提升其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我根据各学段、各班级学生教材内容、年龄特点、学生情况存在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前预习和实践活动1、预习教材指导自学方法。预习的安排,总体来说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一二年级学生应以课内为主,课内预习,时间有保证,教师有指导,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上的主客观矛盾,便于教师调查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克服教学的盲目性,而且还可以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较普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在新授之前,我通常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先用幻灯片呈现出来,即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所提的问题在书上找寻答案,并圈划出来,此时会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这样既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翻书应付,也可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进行一番指导,让学生在脑中形成一种观念:即预习要有目的和方向,同时也要有方法。3、课前实践活动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课前的探究活动是他们十分乐意去做的。教师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如果指导适当,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的。在六年级《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一课中,我布置了一个课前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去寻找在我们身边的科学问题,并试着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将他们分成探究小组,并有意将一些能力强和能力差的同学搭配在一起,结果学生们一下子找了很多问题,我再引导他们在这些问题中,找出那些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想解决,并且能够用已经学过的科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选取了他们集中的几个问题,加以提问,并让他们回答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对学生查找资料、筛选资料的方法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指导,让他们能用学到的方法自行解决问题。对于八、九年级的同学来说,自主探究活动具有一定基础,可以更多注重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综合学情差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1、挖掘教学资源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挖掘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主性。。特别是学生大多选择自己熟悉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的资源,同时,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既可以是学生个体的选择,也可以是学习小组甚至全体同学的选择,这样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起来,避免交流互动的单向性,真正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开放与互动、建构与提升的过程。2、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在突破重难点时,通过问题设计,结合学生自学教材,往往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这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几点,首先要根据学情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回答问题的形式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其次,预测学生回答问题及讨论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及应对措施。第三,鼓励并尊重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指导和调控,组织好不同见解之间的辩论。第四,做好简短的归纳小结,同时对学生参与的态度,发言的质量做出积极性的评价。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组织好必要的讨论,提供必要的信息、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等。三、结合教材内容差异实施阶段作业1、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