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关于“百家争鸣”针对群雄争霸、社会动荡的政治格局,各派提出怎样的治国思想: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无有不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子曰:仁者爱人。子曰:能行王者于天下,为仁矣。子曰:恭宽、信、敏、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以上言论反映了韩非的治国主张是什么?如何遏制上课讲话的行为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万物虚无,祸福相倚兼爱非攻,节用尚俭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知识巩固古为今用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B、“法不阿贵”C、“民贵君轻”D、“以法为本”3.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C、仁D、民贵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