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件(盛冰主讲)——第六章 教育的遗产.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学原理》课件(盛冰主讲)——第六章 教育的遗产.ppt

《教育学原理》课件(盛冰主讲)——第六章教育的遗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教育的遗产一、中国的教育遗产(一)思想遗产3、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克己内省(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与教育内容:当时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格物致知(《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中庸》)博(广泛)学之、审(分析、反省)问之、慎(谨慎、慎重)思之、明辨之、笃行(付诸行动)之8、循序渐进(孟子)强调学习是自然发展的过程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则不达9、教学相长(《学记》)《学记》是当今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和最完备的教育经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而自反也,知困而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0、长善救失(《学记》)扬长补短,长善救失11、豫时孙摩(《学记》)豫:通“预”,预防,防患于未然时:及时,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孙:通“逊”,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摩:观摩,同学间的相互观摩学习12、学贵有恒(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3、素丝论(墨子):人生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14、尊师重教(董仲舒):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15、早期教育(颜之推《颜氏家训》)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16、文道合一,能者为师(韩愈):文以载道:文化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统一乐为人师、勇于教人17、中体西用(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18、倡平等、重女教(康有为、梁启超):男女平等,各有独立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女不学始19、“五育”并举,和谐发展,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蔡元培)“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科技为主)、公民道德、世界观(自由、平等、亲爱)、美育20、知行教育(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做合一创造教育:“五大解放”(二)制度遗产私学:孔子开私学之先河汉后成体系:蒙养教学:私塾,相当于中小学经师讲学:书院,相当于民办高校书院制度教学+研究;讲会制度(百家争鸣);门户开放;自学+辅导;师生关系融洽八大书院: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钟山)、东林、濂溪白鹿洞书院揭示:为学之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2、选才制度远古:选贤与能→诸侯贡士→养士汉代:察举制,举贤良方正、举孝廉、举童子曹操:唯才是举:九品中正制,乡举里选隋朝:隋炀帝,公元606年设立进士科,分科选举,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简称科举考试内容:帖经:填空墨义:名词解释策问:应聘答辩诗赋:写作吏部面试:身,言,书,判考试过程:县级科试童生→秀才省级会考秀才→举人(第一名:解元)京师礼部举人→贡士(第一名:会元)殿试贡士→进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科举变革1487年——1898年,考试内容改为八股文不学史书、算学、天文等,导致教育内容的改变内容狭窄导致人才发展的畸形(禁锢了人的思想自由,束缚了人的灵魂)1905年,废科举,历时1300年二、外国的教育遗产(一)思想遗产3、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自然;和谐发展:德育、智育、体育、音乐、艺术等;文雅教育:发展理性、实现自我教育年龄的分段:0-7:身体教育8-14:情感道德教育,净化非理性灵魂中的不良冲动和欲望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教育:是核心(是美育手段;有智育的职能;渗透德育的内容)道德品质: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勇敢15-21:智育,发展理性灵魂,通过数学文法、诗歌、修辞、伦理、哲学等4、夸美纽斯:捷克文化巨子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创设现代教育制度。1632年《大教学论》:独立的教育学产生标志(1)系统提出了学校教育制度(2)建立了广泛的课程体系,编写优秀的教科书(3)提出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5、洛克:《教育漫话》(1)知识来源于人对客观事实的经验,感觉是认识的来源(白板说)(2)绅士教育:培养有德行,能干,有用的人(德行、智慧、礼仪、学问)6、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遵循自然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传统教育中违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