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语法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语法化.doc

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语法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语法化(学院平台选修课)张谊生讲授壹、语法化的理论基础第一章、语法化的性质与规律第二章、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第三章、语法化研究的对象与标准第四章、语法化理论的作用与局限贰、语法化与相关理论第五章、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关系第六章、语法化与主观化的接口第七章、语法化与构式化的交叉第八章、语法化与元语化的互动叁、汉语的语法化研究第九章、汉语语法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第十章、汉语语法化的论著介绍与评价第十一章、汉语语法化的资料搜集与运用第十二章、汉语语法化的研究领域与课题四、语法化与虚词研究第十三章、非典型体标记“中、间”的形成与虚化第十四章、介词悬空与“用来”与“拿来”的词化第十五章、汉语骂詈语的词汇化、标记化与构式化第十六章、后附缀“于”的零形化与谓词的及物化参考文献(书目)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成都。刘丹青2008《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石毓智、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石毓智2003《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京。石毓智2006《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吴福祥、洪波主编2003《语法化和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北京。吴福祥主编2005《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吴福祥2006《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吴福祥、崔希亮主编2009《语法化和语法研究》(四)商务印书馆,北京。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2005《语法化和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北京。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2007《语法化和语法研究》(三)商务印书馆,北京。HopperJ.Paul&ElizabethClossTraugott1993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学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北京;梁银峰翻译《语法化学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上海)。参考文献(论文)陈前瑞2005“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中国语文》4期。董秀芳2003“X说”的词汇化,《语言科学》2期。董秀芳2003“X着”的词汇化,《语言学论丛》28辑,商务印书馆,10月。董秀芳2003“不”与所修饰语的粘合现象,《当代语言学》1期。董秀芳2004“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当代语言学》1期。董秀芳2007词汇化与话题标记的形成,《世界汉语教学》1期。董秀芳2009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中国语文》5期。方梅2003从空间范畴到时间范畴,《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谷峰2007从言说义动词到语气词——上古汉语“云”的语法化,《中国语文》3期。何刚1997语用方式——语用的语法化,《外国语》3期。洪波1998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郭锡良主编《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洪波2000论平行虚化《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巴蜀书社。胡壮麟2003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外语研究》1期。江蓝生2004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词汇化,《中国语文》5期。李金满、王同顺2008词汇化与语法化的接口——“X们儿”的演变,《当代语言学》1期。刘丹青2001语法化的更新、强化和叠加,《语言研究》2期。刘丹青2003语法化的共性和个性、单向性和双向性,《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刘丹青2008重新分析的无标化解释,《世界汉语教学》1期。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3期。彭睿2007构式语法化的机制和后果—以“从而、以及、极其”演变为例,《汉语学报》3期。彭睿2009共时关系与历时轨迹的对应—以动态助词“过”的演变为例,《中国语文》3期。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4期。沈家煊1997词义与认知,《外语教学与研究》3期。沈家煊1998实词虚化的机制,《当代语言学》3期。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4期。孙朝奋1994《虚化论》评介,《国外语言学》4期。王灿龙2005词汇化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