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和抗炎.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镇痛和抗炎.ppt

镇痛和抗炎.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inTreatment抗炎药:甾体抗炎药(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s,SAIDs,糖皮质激素类)非甾体抗炎药(non-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兼解热镇痛(乙酰水杨酸类)机制:抑制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S)的合成。二、镇痛作用: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无成瘾性。主要作用部位是在外周。2.疼痛损伤或炎症等→释放致痛物质(缓激肽、组胺、5-HT、PG等)PG:致痛作用弱,增敏缓激肽致痛强。解热镇痛药:主要作用外周,抑制PG合成,缓解炎症疼痛效果好。正常体温:370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散热)3.发热:感染、损伤、炎症等→细胞因子IL-1,6、干扰素、TNF等生成,进入中枢→使下丘脑PG合成、释放↑→产热↑,体温调定点上升→发热。药物解热:对脑内直接注入PG引起发热无效,通过抑制PG合成,解热。益处:提高机体防御机能,热型有助诊断。害处:不适,消耗体力,致惊厥。解热药:降低发热体温,须结合对因治疗。[共同药理作用]感染原和细菌内毒素等外源性致热源机体内热原(细胞因子如:IL-1、IL-6、TNF等)中枢PG的合成增加解热镇痛药体温调节中枢体温升高(发热)二、镇痛作用: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无成瘾性。主要作用部位是在外周。组织损伤、炎症或过敏化学物质的生成和释放组织胺、缓激肽PG解热镇痛药(PGE1、PGE2、PGF2α)致痛感觉神经末梢致痛三、抗炎作用: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的疗效。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药理学特点第一节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一、水杨酸类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钠等。水杨酸钠因刺激性太大,仅供外用。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acid)[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弱有机酸。吸收后被水解为乙酸和水杨酸肝脏代谢:小剂量—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大剂量—按零级动力学消除4.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从肾脏排出,碱化尿液,促进排泄[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1.解热、镇痛及抗炎(抑制环氧酶,PG↓)解热:降发烧体温,不降正常体温,用于感冒发热、风湿热等,口服0.3-0.6g,持续5-6h.镇痛:疗效可靠(不及镇痛药),适于慢性钝痛。用于头、牙、神经、肌肉及痛经等。抗炎、抗风湿:作用显著,症状缓解明显①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3-5g/日),疗效显著,可用于鉴别诊断。②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为首选药。2.影响血小板功能阿司匹林(一)PG合成酶血小板磷脂→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G2、PGH2)→TXA2→释放ADP→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小剂量:抑制血小板环氧酶(不可逆性抑制),血栓素(TXA2)↓,抗血栓形成。大剂量:抑制环氧酶(血管内皮),前列环素(PGI2)↓,扩血管及抗血小板能力↓。治疗:50-100mg/d,防止血栓形成。⑴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梗)⑵用于脑缺血疾病,防止脑血栓形成。[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不易发现的胃出血(无痛性出血,抑制COX-1,胃粘膜PGE2合成),禁用于胃溃疡。预防:饭后嚼服,用缓释片,合用米索前列醇。2、凝血障碍:加重出血、凝血时间延长(抗血小板)大剂量:降低凝血酶原生成(VK对抗)手术前一周禁用;出血倾向疾病禁用。3、水杨酸反应:>5g/d,恶心、呕吐、头痛、耳鸣、精神错乱等。4、过敏反应: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诱发“阿司匹林哮喘”。治疗哮喘:抗组胺药、激素,Adr无效。5、瑞夷综合征:儿童病毒感染流感(麻疹、水痘等)阿司匹林退热,偶致急性脂肪肝变性-脑病综合征,预后很差,死亡率高。儿童病毒感染:宜用对乙酰氨基酚(对外周环氧酶不明显),不用阿司匹林退热。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扑热息痛)1.为非那西汀体内代谢物。2.解热较强(中枢抑制PG合成酶较强)镇痛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外周作用弱)3.主要用于退热和镇痛4.过量中毒也可引起肝损害三、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吲哚美辛(idomethacin,消炎痛)抑制PG合成最强药物之一,口服吸收迅速完全。1.解热、抗炎、镇痛显著,对非炎症疼痛无效。2.毒性大,非一线药,用于其他药无效,不长期用。应用于(1)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2)顽固性发热(其他药无效)[不良反应]较多,高达30%-50%,20%停药。1.胃肠反应:诱发或加重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