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杨果课程中文名称:中国通史(二)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HistoryofAncientChina(2)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文学院人文实验班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五代至清朝前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从而加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观察现实、预测未来,并增强民族自信心,不卑不亢地迎接当今世界的挑战。要求:课堂上积极参与,辅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了解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诸政权主要的历史特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主要的制度、事件、人物;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内容学时五代十国的历史3辽与北宋的历史9南宋与金的历史6元朝的历史6明朝的历史13清朝前期的历史8五代宋元明清的文化6课堂讨论3第一部分五代至北宋时期(授课时数15学时,其中课堂讨论3学时)前言第一章五代十国第一节五代十国历史线索与特点第二节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一、五代十国的政治二、五代十国的经济重点讲授:五代十国历史特点。第二章辽与北宋第一节辽宋夏金历史概说第二节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二、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方针与措施三、对北宋强化集权的评价第三节北宋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发展一、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二、社会经济的复苏第四节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及其与宋的关系一、宋时期的少数民族二、辽的政治经济宋辽关系三、西夏的建立宋夏关系第五节阶级斗争与变法运动一、阶级矛盾的发展二、庆历改革与王安石变法三、方腊宋江起义重点讲授: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特点,试评价其政策得失。宋代租佃关系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思考题:1.宋初强化中央集权有哪些特点?试评价其政策得失。2.农民的平均和平等思想在宋代有何发展,为什么会得到发展?如何评价其积极作用与局限性?3.王安石变法与范仲淹改革有何异同?试就其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比较。4.宋代租佃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有哪些影响?5.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6.名词解释:周世宗耶律德光燕云十六州圩田主户与客户二府三衙杂变之赋市舶司交子投下军州南北面官四时捺钵澶渊之盟李元昊庆历和议免役法保甲法花石纲第二部分南宋、金时期(授课时数6学时)第三章南宋、金时期第一节宋金对峙的形成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女真的兴起宋金和战二、金的政治与经济三、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二节元朝的统一一、蒙古的兴起与建国二、蒙古灭金、灭宋三、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重点讲授:如何正确评价完颜亮、成吉思汗等。女真-金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表现。思考题:1.如何正确评价下列历史人物?李纲完颜阿骨打完颜亮钟相杨么成吉思汗2.简述猛安谋克制度。3.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表现在哪些方面?形成南移的原因何在?4.岳飞之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事件反映了封建政治的哪些弊端?5.名词解释:勃极烈会议牛具税物力钱绍兴和议海上之盟第三部分元朝时期(授课时数6学时)第四章元朝时期元朝历史概说第一节元朝的政治与经济一、蒙、元的各项制度二、元朝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第二节元朝对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一、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二、正确评价元朝的历史地位第三节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元末农民大起义一、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二、元末农民大起义重点讲授:元朝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元代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相互关系。如何全面、正确地评价元朝的历史地位。思考题:1.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元代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相互关系?2.什么叫“四等级制”?试分析其实质和作用。3.如何全面、正确地评价元朝的历史地位?4.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性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历史作用与经验教训。5.如何正确评价忽必烈?6.名词解释:怯薛站赤科差二五户丝色目人达鲁花赤札鲁忽赤行中书省中统元宝钞红袄军第四部分明朝时期(授课对数13学时)第五章明朝时期明朝历史概说第一节明初的经济与政治一、明初的经济措施与经济发展二、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第二节明中叶的社会矛盾和张居正改革一、明中叶政局的演变二、张居正改革与”一条鞭法”第三节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一、明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二、学术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概况三、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四节明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一、明代的民族关系二、明代的对外关系第五节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