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第06课春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8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高中语文第06课春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最新高中语文第06课春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经典通用课件材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3第06课春江花月夜1.作家作品张若虚,(约660—约720),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无情韵,在从六朝到唐的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宫体诗的自赎》)终身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2.诗歌背景《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中的《吴声歌》。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余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敷衍标题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方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张若虚作此诗,虽然说也是因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常常敷衍标题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3.给上面加点的字注音。滟滟()清风浦()霰()暮霭()细雨霏霏()捣衣砧()皎皎()纤尘()纤绳()扁舟()扁平()碣石()谒见()遏制()芳甸()4.词语解释(1)滟滟:(2)芳甸:(3)霰:(4)浦:(5)扁舟子:(6)明月楼:(7)徘徊:(8)碣石:(9)潇湘:1.初唐吴中四士“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3.yànpǔxiànǎifēizhēnjiǎoxiānqiànpiānbiǎnjiéyèèdiàn4.(1)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模样。(2)芳甸:芳草丰茂的田野。甸,郊外之地。(3)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描述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4)浦:水边。(5)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6)明月楼:指月下楼中的闺妇。三国魏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不足哀。”张若虚化用了这首诗的意思。(7)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8)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9)潇湘:潇水与湘水,二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流入洞庭湖。潇湘与碣石一南一北,暗指路途悠远,相聚有望。1.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考虑全诗写了月的几种形状?写了月的四种形状,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工夫线索。2.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皎皎孤月,高悬夜空,情思涌动,不绝如缕。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甚么?用原文回答。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何人”“何年”见诗人对月的苦苦诘问和思索,这两个成绩,诗人能不能解答?我们能不能解答?都不能。所以诗人的思绪进行了第一次切换,不是正面回答这个成绩,而是转入了下一句——“人生代代无量已,江月年年望类似”。3.“人生代代无量已,江月年年只类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甚么不同?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久,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堕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量已,江月年年望类似。”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量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类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遭到的一种欣喜。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丧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寻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这也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期之音的回响。4.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徘徊”一词的有何表达作用?(1)“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及“落月摇情满江树”。(2)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仿佛也为思妇而悲伤、对她怜悯,不忍离去;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怀念尤甚。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5.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经过一个“摇”字将有形的离情写得抽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一个“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和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同时让读者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