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导学案1.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陋室铭》导学案1.doc

《陋室铭》导学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2陋室铭【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3、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释题并简介作者。“陋室”,简陋的屋子。“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陋室铭()德馨()鸿儒()案牍()3、解释加点的词语。(1)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白丁:()(7)无丝竹之乱耳()(8)无案牍之劳形:()()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话。(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反复朗读,合作探究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7、“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8、前文说“斯是陋室”后文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为什么?三、课后作业1、请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2、"调素琴"、"阅金经"分别照应哪句?3、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对偶句?5、有学生学了本课后仿写了《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哪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怎样看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初中毕业证)。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你怎样交友?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7、用课文原句填空:(1)全文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2)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22陋室铭(答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3、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释题并简介作者。“陋室”,简陋的屋子。“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陋室铭()德馨()鸿儒()案牍()3、解释加点的词语。(1)有龙则灵:(灵异)(2)斯是陋室:(这)(3)惟吾德馨:(只是)()(4)苔痕上阶绿:(长到)(5)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6)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7)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8)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劳累。)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话。(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4)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二、反复朗读,合作探究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类比、对偶的修辞方法;通过山水句子起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