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系列讲座.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商业银行系列讲座.ppt

商业银行系列讲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讲商业银行基础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英文缩写为CB,CB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的缩写,其网络通俗谐音是“存吧”,意为存储银行。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美国学者彼得·S·罗斯认为:商业银行是提供包括信贷、储蓄、支付服务在内的最广泛金融服务功能的金融机构。银行的这种全方位的服务和功能赋予了其本身“金融百货公司”的称号,是一个全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管理》P4)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从性质上说,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首先具备一般的企业特征;商业银行不是一般的企业;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对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我们还可以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治理在符合一般性公司治理理论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显著不同于其他行业公司治理的特征,这些特征需要我们在进行商业银行的治理改革时予以足够重视。(一)风险的审核与控制对于商业银行的治理意义重大。商业银行天然具有风险性。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而言,面临着种类繁多的各种风险,比如,利率风险、信贷风险、衍生风险,等等。各国及金融组织对银行风险的分类(二)商业银行具有更加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网对于一般公司而言,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主要表现在股东与高级代理人之间。而商业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方面要复杂得多,商业银行就是一个由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网络。商业银行治理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由监管者(鉴于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各国政府都对银行监管给予了高度重视)、存款人和贷款人的存在而引致的。简单而言,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存款人与银行之间、股东与高级代理人之间、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监管者与银行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导致商业银行的治理问题较一般性公司治理复杂得多。除需解决一般性问题外,商业银行的治理还须解决贷款人、存款人、监管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三)商业银行的治理缺少外部债权的专家式监督作为公司融资政策的选择,资本结构不仅会影响公司价值,而且其所包含的股权与债权融资的不同比例,也反映着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的不同控制力和他们在公司治理中不同的角色与作用。但是,在这一方面,商业银行与其他行业的公司截然不同,商业银行的运作资金大部分来自储户的存款,它所拥有的资本金所占其资本总额的比重很低。即使是一个大的机构存款者,其存款的份额也只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极小比例,银行的绝大部分存款人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和足够的信息去监督银行和对银行施加额外的控制,这使得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债权约束的作用甚微;也不存在一般公司治理的银行外部监督。众多的储户既缺乏相应的治理信息,也缺乏参与治理的动力。所以,缺少外部债权的专家式监督是商业银行治理特殊性的重要方面。(四)对商业银行实施的一些外部治理可能导致巨大的治理成本(主要是社会震荡)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股票市场的约束(针对上市银行而言)。(2)来自存款人的治理。(3)来自借款人的治理。(4)来自银行同业的治理。(5)来自金融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的治理。(6)外部经理市场的约束。(五)存款保险制度的负激励为了避免存款人集体行动导致“挤兑”行为的发生,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存款保险制度在个别商业银行遭遇风险事故时能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并尽量减小金融风险的波及范围和破坏力。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会产生以下两方面的负面效果:1、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如普通股股东)会偏爱一些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而侵害只索取固定回报的债权人(如优先股股东、债券持有人等)的利益,而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股东和管理者的这种风险偏好。2、在存款保险制度实行以后,存款人对存款银行的风险状况和经营效果的关注程度减弱,因为即使存款银行倒闭,也不会给存款人带来损失。而存款人外部监督机制的丧失,极大地弱化了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六)制度性风险对于经济转轨期国家的商业银行的治理改革具有特殊意义按照可控程度,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商业性金融风险和制度性金融风险。商业性风险是指在经济正常运行中形成的风险,它虽然具有不可预知性,但却具有可控性,即可以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或产品创新将风险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