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绩效评价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供应链绩效评价ppt课件.ppt

供应链绩效评价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章绩效是人们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与劳动耗费对比关系的、可以度量的、对社会有益的结果绩效是指实现某种经营目标的程度绩效评价——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评估指标和标准,采取适当的评价方法,对组织的整体运营效果作出评价,并将评估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管理层,以为决策提供依据绩效评价应使公司管理者(1)评价公司经营业绩;(2)评价单位管理者的经营业绩:(3)追踪并监控公司目标的实现进程;(4)帮助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观察性绩效评价阶段;二、成本绩效评价阶段;三、财务绩效评价阶段;三、战略评价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四个方面: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绩效评价方法的运用;绩效评价的实施及绩效管理等。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具有以下特点:基于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绩效评价指标供应链绩效评价供应链绩效评价解决的问题突出重点,要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要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企业运作绩效是指:(1)企业各部门在供应链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物流管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和顾客服务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2)为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各部门进行的活动的效率。在这个定义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利益相关者价值其它环境因素评价的实施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着眼点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一、供应链绩效实现基础1、技术层面供应链企业运营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系统集成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采用。2、组织层面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人力、无形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无缝嵌合以及企业文化的彼此融合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2、绩效指标流程设计3、绩效改进参考模型供应链评价的一般方法ROFSCOR的概述SCOR的组成:一般定义;性能指标基准;“最佳实施”的描述;软件选择的信息SCOR的作用有效地评价企业的业务流程比较某企业与行业内外其它企业的绩效差别促进特定竞争优势的发展通过标杆法(Benchmarking)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量化改革后带来的效益帮助辨别最能适应特定业务流程需要的软件SCOR建立在四个不同的流程环节基础上供应链概念模型:SCOR的构成SCOR的基本层次:第一层:5个基本的流程计划,采购,生产,发运和回流第二层:配置层,由26种核心流程组成保证体系1、规则的建立与管理2、绩效评价指标3、数据管理4、库存管理5、资产管理6、运输管理7、供应链结构管理8、服从规章制度9、特定的流程管理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类别Process什么是最佳实践基准评估?制造业最佳实践的研究计划:通往成为全球杰出公司出路竞争的要素「最佳实践」机构模范公司进步的认可阶段表现实践–表现分类朝向国际竞争及最佳实践榄球:改变的事项策略的阶梯平衡供应链记分法财务角度1、客户方面(供应链增值角度)供应链订单完成的总循环期客户保有率客户对供应链柔性响应的认同客户价值客户销售增长以及利润客户满意度2、供应链内部运作方面(流程角度)产品改良、创新过程测评经营过程测评供应链有效提前期率供应链响应时间=客户需求及预测时间+预测需求信息传递到内部制造部门时间+采购、制造时间+制造终结点运输到最终客户的平均提前期(或者订单完成提前期)供应链增值活动总时间=∑(供应链运作的相关部门增值活动的时间)供应链有效提前期率=供应链增值活动总时间÷供应链效应时间供应链生产时间柔性供应链目标成本达到比率供应链运作质量完美的订单完成水平供应链内部运作(流程角度)3、未来发展性方面(组织、创新角度)4、财务价值方面指标有:资本收益率现金周转率总库存成本库存天数财务价值案例来自企业的大量事实证明,具体的管理实践也对企业有影响。例如,摩托罗拉(Motorola)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培训上的投资回报率是30:1;施乐(Xerox)则称,它们通过与工会合作,使生产成本下降了30%。宝洁公司(Procter&Gamble)多年来一直宣称,其工厂内采用自我管理团队使其生产成本削减30%以上。重组企业的新思维一个企业要想以其竞争对手无法效仿的方式运作,其管理体系、流程和结构是创立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组织新思维中的控制,简单说来就是,让顾客和企业外部市场来控制员工的行为,而不是靠一套等级制度、程序或监督人员来约束他们。新思维要求运用能促进员工有效参与的以下因素:提供经营战略、流程、质量、顾客反馈、事件及经营绩效的信息;传授有关工作、企业及整个工作系统的知识;授予在工作诸方面采取行动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