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肿-瘤(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肿-瘤(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肿-瘤(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肿瘤(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第四单元肿瘤考情分析200420052006合计ZY52411ZL112肿瘤(tumor,neoplasia)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就要好好重视,不光出题者,还有我们考生!第一节肿瘤的概念和基本形态一、肿瘤的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性增生与生理状态或炎症损伤修复时细胞增生有本质的区别:肿瘤组织生长旺盛,呈持续性、自主性生长,与机体不协调,即使致瘤因素停止刺激,仍保持自主性生长。失去控制,疯狂生长!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病理经验:肉眼观+显微镜=宏观+微观(一)肉眼观形态(大体形态各异,反映良恶性)大体看什么样1、数目和大小2、形状3、颜色4、硬度(二)组织结构多样、基本成分均分两类显微镜下什么样1、实质(肿瘤细胞):(1)肿瘤的主要成分,大多一类,少数两或三类(2)决定该肿瘤的性质,命名,生长方式,形状结构(3)按分化程度分高(良性)和低(恶性)1.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2001)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C.高度恶性的肿瘤D.有较大的异型性E.与起源组织相似答案:E(2001)越来越成熟。ZL4肿瘤的分化程度低说明其(2002)A.异型性小B.生长缓慢C不易转移D.对机体影响小E恶性程度高答案:E(2002)2、间质(结缔组织、血管、免疫细胞)(1)结缔组织、血管——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机体抗肿瘤反应(3)肌纤维母细胞——限制肿瘤细胞扩散第二节肿瘤的特点异型性、浸润和扩散是肿瘤的重要特点一、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反映了肿瘤组织的分化和成熟的程度。异型性小——分化程度高,生物行为表现为良性过程。异型性大——分化程度低,生物行为表现为恶性过程。(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失去了正常的排列和层次,结构紊乱。良性瘤:异型性不明显恶性瘤:异型性明显(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良性瘤:异型性小恶性瘤:异型性显著表现为以下特点:1、瘤细胞的多形性:2、核的多型性:3、胞浆改变ZL病理学;2006-1-047.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根据是A.肿瘤有出血、坏死B.肿瘤呈膨胀性生长C.肿瘤的异型性D.肿瘤有溃疡形成E.核分裂多3.良性与恶性肿瘤判定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2005)A.生长方式B.生长速度C.肿瘤的异型性D.对机体影响E.出血与坏死答案:C(2005)第三节肿瘤的生长与扩散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1、肿瘤生长动力学:(1)肿瘤细胞倍增时间: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并不比正常细胞更快。(2)生长分数:肿瘤细胞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的比例。(3)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2、肿瘤血管的形成:VEGF、b-FGF3、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与异质化(heterogeneity)演进: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其侵袭性增加的现象。具体可表现为生长速度突然加快,浸润周围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二、肿瘤的生长:1、生长速度:差异很大2、生长方式:(1)膨胀性生长:大多数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2)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是转移的基础。(3)外生性生长:是良、恶性肿瘤共同具有的生长方式。三、肿瘤的扩散:是一种恶性行为。1、直接蔓延:肿瘤组织从原发灶沿组织间隙等部位直接侵入周围组织和器官,并呈连续性生长的过程。局部浸润的步骤:(1)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减少,细胞彼此分离。(2)癌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增加。(3)细胞外基质在癌细胞产生的蛋白酶的作用下降解。(4)癌细胞借助阿米巴运动通过基底膜缺损处迁移。2、转移(metastasis):肿瘤组织从原发灶侵入血管、淋巴管和体腔,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肿瘤的过程。(1)淋巴道转移:是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常先转移到局部引流区的淋巴结,形成转移瘤。一般按淋巴引流方向,一站一站转移,最后可经胸导管入血,继发血道转移。(2)血道转移:是肉瘤常见的转移途径,但癌也可以发生,血道转移的运行途径,与血栓栓塞过程相似;以肺最常见、其次是肝脏。转移瘤的形态特点是弥漫分布、大小较一致、边界清楚的多发结节,且靠近器官表面。此处血管最窄了!肿瘤血道转移的部位,受原发肿瘤部位和血循环途径的影响。但是,某些肿瘤表现出对某些器官的
立即下载